当前位置:悠悠书盟>功高震主要杀我,我走了你后悔啥> 第268章 声东击西

第268章 声东击西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夏历1224年七月初一。

  楚国发兵二十万,进攻魏国。

  出征前,

  楚国女帝苏清浅,发布诏令,封韩子安为齐王,并且将原本属于齐国的领土,全部封给韩子安。

  至于其他官位、爵位,并没有变动。

  倒不是说苏清浅不想变,

  而是韩子安从进入楚国后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被封了定格,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对于这样的任命,

  韩子安并没有多少意外,

  换句话说,

  已经习惯了。

  在介绍了圣旨后,便回书一封,说了一下目前的情况。

  并且,

  跟苏清浅说了自己要一统天下的计划。

  目前计划的第一步已经达成,

  接下来是第二步,

  统一太行以东的所有国家。

  这倒不是说韩子安不想继续往西打,而是天然地形,就将整个九州的东西给划分了。

  北边以太行为界,

  分为了河北和山西。

  河北地区,目前就是以赵国、魏国和乾国为首的三国。

  至于太行以西也就是山西地区,便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晋国。

  中原地带,

  由兖州向西,便是虎牢关,此地正好位于太行山脉的南边。

  过了虎牢关便是洛阳,再往西跨过函谷关便是关中,这里也是秦国的地区。

  而在中原地区的南边,便是荆襄地区,这里则是楚国的地盘。

  这也就是目前,

  整个天下九州的局势。

  其实,

  目前整个天下,虽然说是九州,其实随着历史的变迁,早已变更为了十三州。

  之所以没有变更称呼,

  则是因为,

  当年夏国建立之后,夏国的开国皇帝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所以后面就一直没有改变称呼。

  至于目前,

  天下十三州,

  楚国已经占据了青州、徐州、豫州、扬州、荆州。

  清国、辽国、金国,三国占据着幽州。

  别看他们只有一州之地,其实幽州以北的大片领土,也都是他们三国占据。

  所以本质上,

  这三国的国土,一点也不少。

  赵国占据冀州,

  魏国和乾国,占据着兖州以及豫州的部分疆土。

  晋国则是独占并州,以及雍州的部分领土。

  秦国霸占着凉州以及司隶地区。

  司隶,原本是夏国所设,意思是皇权所在的地区。

  后来司隶地区几经变迁,最终由周国占据,后来又过了数百年后,随着秦国的崛起,并将周国吞并,司隶地区也落入到秦国的手中。

  其实,

  本质上,

  司隶地区,也叫雍州。

  目前的雍州,也是由秦国和晋国瓜分。

  最后,

  剩下的益州,则是由庆国占据。

  最南边的交州,基本都是蛮荒之地,曾经也是因为臣服于周国,被冠以交州的名号,实则现在都是由百越占据。

  不过名义上,

  这里现在也属于楚国,

  只不过并不是由楚国直接管辖,而是百越各个部落的族长管理。

  至于其他的,

  其实还有很多小国,

  都在这些大国的夹缝中生存。

  不过因为他们的国力实在是过于渺小,有些甚至在地图上,都不会去特意标注。

  这么计算下来。

  目前,

  天下十三州,

  其中有六个州,都在楚国的手中。

  真正的半壁江山。

  ......

  时间回到当下,

  楚军浩浩荡荡直奔魏国而去。

  收到消息的魏豹,还有陈留王魏协,脸色十分难看。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

  韩子安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居然是他们。

  其实他们也有想过,

  韩子安会乘胜追击,但怎么也没想到,第一个目标会是自己。

  但不管怎么说,

  既然楚国已经出兵,

  他们魏国只能接招。

  不过,

  魏协也没想着紧靠魏国,就能拦得住楚国的兵锋。

  也不是第一次跟韩子安交手了,

  自己几斤几两,他清楚的很。

  所以,

  在收到楚军进攻消息的第一时间,他便通知魏豹,赶紧派遣使臣,前往周边各国求援。

  而使臣前往的第一站,

  便是距离最近的乾国。

  然而,

  作为六国联军之一的乾国,却是里面国力最小的一个。

  再加上粮草的供给,

  直接拖垮了国内的民生,

  使得现在的乾国,已经爆发了饥荒。

  全部都在等着秋收,

  哪里还有精力,

  出兵抵御。

  无奈的魏国使臣,只能前往赵国,希望赵国能施以援手。

  但赵国面临的困境,跟乾国差不多。

  一来是没粮了。

  二来是大军损失惨重,

  三来是北边还有匈奴的威胁。

  使得赵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至于北边的清、辽、金三国,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在粮草上的问题,比赵国还大、

  这么一圈子下来,

  曾经的六国联军,

  如今,

  没有一个能施以援手。

  无奈,

  魏国使臣只能前往晋国,希望晋国能帮忙。

  明白唇亡齿寒的晋国,很快便同意出兵,同时也表明会支援大量粮草,希望乾国和赵国,也能出兵相助。

  很快,

  几家意见达成一致。

  只不过,

  这一次的联军主帅,说什么也不同意让魏协担任。

  毕竟前面百万大军还打输的场面历历在目。

  经过四国的一直讨论,

  最后由晋军主帅担任。

  然而,

  正当几路援军,相继开始南下的时候,却忽然传来消息,赵国大军在延津渡河时,遭遇楚军奇袭全军覆没。

  接着楚军大举北上,直接围困了邺城,兵锋直指邯郸。

  突如其来的变故,直接让四国都愣住了。

  按照先前细作打探到的消息,都表明了韩子安的目标是大梁城,结果楚军沿着黄河一路西进后,并没有在南岸停靠,而是登陆了北岸,并截击了赵国的部队。

  就在几国还在错愕之时,

  再次有消息传来,

  楚军轻骑昼夜不停,奔袭千里,直抵壶关,堵死了晋军支援的路线。

  晋国和赵国,中间隔了一个太行山脉。

  山脉中间,

  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通过,

  那便是壶关。

  壶关依托太行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本来楚军是不可能轻易拿下的。

  但偏偏,

  这里的守军,

  一般都是防备来自晋国方向,对赵国腹地的方向没有任何防备,结果就这样轻易被楚军破了关。

  而且,

  因为壶关被楚军占领,

  可以说彻底堵死了晋军支援了路线。

  除非说晋军向北,绕过太行山再往南,但这么走平白无故要多绕上千里的路程不说,粮道也是一个问题。

  无奈之下,

  晋国只能退而求其次,

  向南走,

  过箕关入河内,

  接着从这里过河,经虎牢关支援魏国。

  但这样一来,

  赵国的援军便彻底断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

  从目前的局势判断,

  韩子安的真正目的,也不是魏国,而是赵国。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