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夜半鬼入梦> 第三十三章 下乡

第三十三章 下乡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三十七.我们为什么下放之历史原因

  我们为什么下放?这个问题我是在离开茶场40年后才开始思考。在当年,我相信在我们知青中不会有几人提出这个问题并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上山下乡是毛主席号召的。有谁会质疑毛主席的指示?不过,现在我们有必要弄清楚我们下放的来龙去脉。我们总不能白白浪费了几年青春,哼哼唧唧几声,连什么原因都不想去弄明白吧?

  先回顾一下知青下放历史。

  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不是始于文革,而是始于上世纪50年代。

  1955年毛主席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后来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杨华、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团北京市委提出到边疆垦荒,11月份获得北京团市委的批准与鼓励。随后北京第二批、第三批青年志愿垦荒队以及河北、山东的2000多名青年,也以志愿垦荒队员的身份来到黑龙江垦区。上海青年则要求去淮北开荒种粮。在北京、上海的影响下,1955年、1956年,浙江青年去开发新疆、广州青年去开发海南、江苏和四川的青年去开发青海,从而奏响了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

  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写道:“城市的中小学毕业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这是第一次提出“下乡上山”的概念,后改为“上山下乡”。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乡开始的标志。

  自50年代开始至1968年前的这一阶段的知青上山下乡,没有形成运动。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在这一阶段涌现出的知青代表人物有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人。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始自1968年的文革时期。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人民日报》刊登了《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去。由此,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

  1968年上山下乡的知青是老三届。所谓老三届,是指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这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因为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全部滞留在学校,没有毕业参加工作。这三届城镇初、高中毕业生累计有有4百万,一刀切,全部上山下乡。此后,每年都有几百万知青上山下乡。从1968年一直到1978年底上山下乡运动结束,累计有1600多万知青上山下乡,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上山下乡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文革时期会发生如此规模巨大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进行两年后,中国各个领域一片大乱,政府机构瘫痪了,工厂停工,国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几近崩溃,城镇已经无法安置几百万老三届毕业生就业。这几百万毕业生是文革早期的红卫兵,他们在文革中冲锋陷阵,在被作为发动文革的工具被抛弃后,如果让他们仍然滞留在城市,又无法继续学业和就业,无所事事的红卫兵就会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后果肯定是严重的。以上山下乡的方式将几百万红卫兵送到农村,既解决了城镇就业压力,又消除了社会动荡的隐患。举世震惊的轰轰烈烈的中国红卫兵运动,随着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偃旗息鼓了。这就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原因。至于知青到农村去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说,不过是个荒诞离奇的理论包装,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我现在看了一些描写知青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很少有对知青在文革期间作为红卫兵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反思的。大多是倒苦水。其实,我们知青一代也应该反思我们在文革中的所作所为。尽管我们不是文革始作俑者,我们是受蒙骗受挑唆的,但是,我们无法推脱我们(一代人)在文革中充当打手的罪责。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81new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