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36章 我对钱没有兴趣

第1036章 我对钱没有兴趣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在把那两套高压和低压涡轮样品打包发往英国之后,常浩南总算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京城。

  实际上,空警2000项目这会正处在最关键的节骨眼上。

  梁绍修那边刚刚完成总体方案的设计,而那架图214K的改造工作也进度了攻坚阶段——

  半个行李舱改为油箱,安装尾鳍,以及加高之后的尾翼,机背部分的一块蒙皮被切开,准备固定圆盘型雷达罩的支架……

  常浩南虽然没有直接加入到这一项目当中,但因为内部设备安装的过程也涉及到数据链硬件,所以他本来应该继续留在镐京的。

  但没办法。

  时间已经来到了12月中旬。

  国际数学家大会,马上就要开幕了。

  按照一般规律,这场会一般是在夏季,也就是7-8月召开。

  但这条时间线上,2002年的会议却因多种原因屡遭推迟。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包括佩雷尔曼和常浩南在内,多名数学家的“档期”问题。

  按说,作为国际数学界规模最大,也是最负盛名的会议,不应该因为个别人的缺席就进行推迟。

  但这次的情况实在有些例外。

  主要是,他们在两年前整出来的那个活,影响实在太大了。

  不仅是在舆论界影响大,在数学界的影响也很大。

  如果佩雷尔曼如上一世那样直接联系不上倒也罢了,但在会议马上就要敲定于8月20日召开之前,国际数学联盟()的工作人员竟然接到了他的回信,表示自己可以参会,但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来准备报告。

  考虑到他的重要性,最终以一票之差通过决定,把会议延迟到秋天进行。

  但滑坡这种事,第一次克服心理障碍或许很难。

  但有了第一次之后,就容易多了……

  秋天,常浩南正在镐京,确实是走不开。

  基于同样的理由,又推到了冬天。

  最后,在温水煮青蛙之下,就这么一路到了年底。

  和华夏数学会实在是有点遭不住了。

  再等,可就到2003年了。

  要知道,除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外,国际数学家大会4年一届的传统可是从来没断过。

  从夏天推到冬天,尚且还在接受范围内,但是跨年……

  绝对不行。

  我们也是有尊严的。

  您二位确实很重要,但总不能比两次世界大战还重要吧?

  总之,虽然有些磕磕绊绊,但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还是在12月16日,于京城开幕了。

  这不仅是千禧年和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的数学家大会。

  此外,克雷数学研究所早就宣布,会在本次大会上给佩雷尔曼和常浩南两名学者颁发100万美元的千禧年大奖。

  这些因素结合,导致这次会议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来自远不止数学界的关注……

  ……

  其实对于常浩南来说,参加这种几千人规模的会议,已经不算什么大事了。

  但参加这么大阵仗的国际会议,确实还是第一次。

  之前他操办的那场数值算法与计算科学大会,无论规模、级别还是影响力,跟国际数学家大会确实都还有些差距。

  不过,要说紧张……

  那倒也不至于。

  常浩南本来就不是科班数学界出身,对于前来参会的那些大佬,虽然都听过名字,但也基本就是听过名字,以及大致了解各自成就的程度了。

  粉丝滤镜那是必不可能有的。

  反而这种场面,又轮到朱雅丹等人操心了。

  尽管知名数学大牛们普遍背景可查且年龄偏大,似乎不会带来太大威胁。

  但在这种场合,也相应地不可能上太严密的安保措施。

  2002年,正好处在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抹黑华夏的风口上。

  这又是国际数学家大会,

  要是整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那华夏的国际形象可就不用要了。

  只能考虑其他办法。

  于是,在开幕当天,常浩南被迫起了个大早,赶在绝大多数人到达的人流高峰之前进入了会场。

  毫不意外地,国际会议中心内部,此时几乎不见几个人影。

  就连专门准备的前三排位置,甚至都还没布置出来。

  常浩南只好找个相对冷清且偏僻的位置暂且坐下。

  整个会议的组织流程严格保密,即便他作为已经确定的千禧年大奖获得者,以及最热门的菲尔茨奖候选者,也并不清楚具体安排。

  因此,常浩南准备抓紧机会再补个觉,以免等会会开到一半的时候就撑不住。

  但刚闭上眼睛没一会,就听到身旁不远处传来了一个声音。

  “常教授。”

  还带着点沪市口音。

  有人叫自己,他也只好睁开眼睛循声看去。

  发现是一名慈眉善目、满头银发的老者。

  常浩南在记忆中简单搜索了一下,很快便对上了名号。

  来人正是本届大会的会议主席,吴闻俊院士。

  也是2000年度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名得主之一。

  而与他一起的另一位,则是研究杂交水稻的袁老院士。

  足以见得其对于华夏数学界,乃至整个科学界的贡献之大。

  有些巧合的是,吴院士的主要学术成就,也集中在拓扑学领域。

  尽管作为活跃于上世纪50-70年代的学者,他的具体研究方向和常浩南的拓扑学区别甚大,但并不耽误对后者成果重要性的认识……

  所以,在看到常浩南早早来到会场之后,才会特地抽空,前来打个招呼。

  “吴院士,您好。”

  常浩南起身相迎,和对方握了握手:

  “实在不好意思,刚才看着来得早,就寻思再多休息一会……”

  于公于私,其实都应该是他主动上台去拜访对方,但刚才确实是没注意到。

  好在吴院士倒也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笑着问道:

  “这是昨晚太兴奋了,没休息好?”

  常浩南摇摇头:

  “兴奋倒不至于,主要是刚从外地出差回来,都不太适应家里的床了。”

  初听他这个解释,吴院士甚至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对……怪我怪我,忘了你不光是搞数学理论研究的……还身兼其它要职……”

  吴闻俊对于常浩南称不上知根知底,但以他的地位,还是多少了解一些后者的实际情况。

  反正是最高级别领导亲自关照过,不能随便让出国的那种宝贝。

  至于除了数学以外具体干过什么……他就没随便打听。

  “要职谈不上,给国家发挥一些热量而已……”

  常浩南这会已经看见陆续有其它学者模样的人走进会场,心里也知道估计是休息不成了,便干脆跟着吴院士,一路往会场中央走去。

  “大会给你和佩雷尔曼先生专门安排了座位,就在这里……当然你要是想坐另一边也可以。”

  吴院士指着位于中间第三排靠边的一个位置说道。

  一般来说,因为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都是体面人,不太会发生为了座次而干起来的事情,所以除了在O任职,或者像吴院士这样负责会议组织的成员以外,多数人都不会被直接安排位置,只又大概划分的几个区域而已。

  像眼前这种情况,属实不算多见。

  而看着这个明显是为了进出方便而做出的安排,常浩南有点哭笑不得:

  “这会不会有点钦定的意思……”

  “乱讲……定什么定?”

  吴院士有些无奈地看了他一眼:

  “还不是你们两个都拒绝去法国,搞得人家克雷数学研究所发个钱都发不出去,没办法追到这次大会上来给你们颁奖……”

  这时候,常浩南才想起来,要在这次大会上颁发的,远不止那几个传统的奖项……

  “我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他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

  “忘了?”

  哪怕是吴院士,也对这个解释有点绷不住:

  “那可是五十万美元,说忘就忘了?”

  “嗐……”

  常浩南几乎不假思索,直接给出了一句在上一世已经成为了典中典的回答:

  “我对钱没有兴趣……”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