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第433章 小年,繁忙的工作,吃糖瓜,新任务

第433章 小年,繁忙的工作,吃糖瓜,新任务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春节,这个充满喜悦和期待的节日,同时也是一个繁忙的时刻。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与家人团聚。然而,这欢乐的背后,跟一群人的繁忙是分不开。

  在随后的日子里,李爱国所在的131包乘组除了正常的行车外,还要担负起驾驶闷罐车的任务。

  连续行车十多天,愣是没有休息半天。

  最后还是客运车间主任见同志们都顶着黑眼圈,怕在行车中发生事故,这才给他们申请了半天的休息时间。

  李爱国从司机楼里跳下来,骑上自行车就回了家。

  休息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连续行车,吃住都在司机楼里,身上的衣服都能抖下两斤煤灰了。

  陈雪茹本来正准备去上班,见糙汉子回来了,当时就请了半天假,蹲在厨房里烧了热水。

  此时已经是严冬。

  外面西北风呼啸,卫生间的窗户上爬满了各式各样的冰花,有菱形的、水草的、松针型的、雾状型的.

  李爱国把嘴唇拢圆,凑上去呼出几口热气,融化出一个小孔,然后伸手擦去。

  玩足玩够这才拉上帘子。

  哼着小曲,洗了个泡泡浴后,李爱国终于能过一次夫妻生活了。

  俗话说,重逢胜似新婚。

  一番折腾之后,李爱国问道:“马上要过年了,咱们是不是得给你爹准备点礼物?”

  “不用特意买,街道办估计会分发米面,到时候我给他拎去。”

  嗯,没什么比单位分发的礼物,更能让老丈人喜欢了,从这一点上看,京城跟大葱省没有区别。

  陈雪茹操劳了一阵子,此时头发黏湿在头皮上,胸口依然起伏不定,气喘吁吁的说道:“只是还得麻烦你帮忙买两张票,行乙他们小两口今年要回来过年。”

  陈行乙在保定工作,跟上门女婿差不多,前几年过春节都是在老丈人家。

  今年陈方轩出了几次事儿,所以两人才会特意回来。

  “就算是买了车票,也送不到保定.”

  李爱国沉思片刻道:“我跟胡司机讲一下,他是跑京汉线的,经常往返保定,到时候让行乙直接找胡司机。”

  “那太好了。吧唧.”

  陈雪茹在糙汉子的脸上啃了一口。

  李爱国伸手摸下去,正要探索新世界,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爱国,在家吗?”

  这几天,刘海中一直在注意着李爱国家。

  见李爱国回来了,便迫不及待的找上了门。

  被打断了兴致,李爱国气呼呼的从床上爬起来,穿上衣服,拉开了门。

  “二大爷,你有事儿?”

  “也没啥事,这不,昨天你二大妈回老家,带回了一些红薯干。”

  看着提篮里那堆红薯干,李爱国知道刘海中这次是下大本钱了。

  这年月红薯算是特殊粗粮,按照人口的数量给予供应。

  每家只能买50~60斤红薯,而且销售时间很短,也就三五天就结束了。

  买到红薯的人家准会烀一大锅红薯。

  嘴里嚼着又热乎又甜的红薯加口白菜再喝几口面粥。

  这顿饭真的吃的热乎乎的特别有满足感。

  只是城里面没有红薯窖,再者说红薯数量太少,也没办法晒红薯干,到了冬季就没得吃了。

  倒是在乡下的社员们把红薯当成主食。

  在秋季会把又软又糯的红薯晾成红薯干。

  红薯干吃起来特别有嚼劲,吃起来跟后世的芒果干差不多。

  对了,这年月的红薯跟后世相差不大,是【京城553】品种,由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在1950年从胜利百号开放授粉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

  李爱国特别喜欢吃。

  原本打算托魏庄的村长搞一些,只是一直没有时间。

  李爱国接过箩筐,里面足有七八斤红薯干,笑着说道:“二大爷,您有事儿?”

  “害,都是邻居,再说了,前阵子咱们大院发大水,要不是你,我家也得被淹了。”刘海中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看到刘海中竟然变成了憨厚之人,李爱国一时间有些难以适应。

  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

  “那我就偏您了.”

  见李爱国转身就要进屋。

  刘海中顿时着急了,也顾不得矜持了,尴尬的笑笑:“爱国,确实有件小事,想要你帮忙。”

  看到李爱国冷眼盯着他,刘海中只能将事情讲了出来。

  “这不是马上要过年了吗,我家刘光齐和媳妇儿在保定”

  “帮忙买车票?都是邻居的,这小事儿。不过二大爷,你是不是忘了什么?”

  李爱国伸出了手,大拇指头和食指轻轻搓了搓,做出一個全世界都懂的通用手势。

  “我不是送你红薯了吗?”刘海中瞪大眼。

  “伱都说了,这是送的了!能抵票钱吗?”

  “诶,你这孩子,真是不懂一点人情世故。”

  刘海中见人越围越多,决定尽到二大爷的责任,教导李爱国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

  他指着红薯篮子说道:“人情往来,就是我送你红薯,你送我车票,咱们两家都得了好处,以后关系才会更好。”

  许大茂早就盯着刘海中,闻言,阴阳怪气道:“二大爷,你这篮子红薯最多也就值一块钱,人家的车票可三四块钱呢,合着你家占便宜,才算是人情往来啊?”

  “许大茂,你这小兔崽子知道什么,没听说礼轻人意重吗?”刘海中瞪大眼。

  训了许大茂之后,他扭头看向李爱国:“爱国,那票钱?”

  “你等等。”

  李爱国转身进到屋里。

  片刻之后,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根青萝卜。

  “喏。”

  萝卜递到刘海中面前。

  “什么?”刘海中懵逼了。

  “这是送你家的礼物,咱们两家扯平了。”

  “不是,我刚才可是送给你一筐红薯啊,十几斤呢!”刘海中急眼了。

  李爱国还没说话,人群中再次传来许大茂的声音:“二大爷,你刚才说了,礼轻人意重,人家爱国的萝卜可是价值万金啊。”

  “.”刘海中闻言,翻了个白眼,差点气晕过去。

  “二大爷这次也太过分了,想拿红薯换车票,怎么想的?”

  “还不是想占便宜。”

  “啧啧,这就是咱们大院里的管事大爷。”

  群众的议论声,就像是一把刀子刺进二大爷的胸膛中,顺势在里面胡乱搅合一通。

  他觉得天气一下子冷了。

  民意难违刘海中深吸一口气,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从兜里摸出钱,递了过去。

  “啊,对对对,我忘记把票钱给你。”

  “我会让人把车票给他送过去。”

  李爱国面色平静,接过车票钱,点了一遍,拎着箩筐进了屋。

  看到屋门紧闭。

  刘海中愣了下,然后气呼呼的回了家。

  刚坐下就开始嘟囔:

  “买车票还要钱,李爱国也太小气了,他当我不知道呢,他们火车司机都有捎带人的名额,完全不用花钱。”

  “老刘,现在火车票多紧俏啊,能顺利买到车票就算是万幸了。”二大妈劝他。

  刘海中道:“这事儿跟钱没关系,关键是李爱国不给我面子!面子,知道吗?”

  他这阵子请李爱国喝了酒,还送了红薯,觉得李爱国无论如何都应该给他这个面子。

  “老刘,你说得对,李爱国那小子就不是个东西,他又怎么得罪你了?”

  这个时候,易中海进到屋里,询问了刘海中刚才的情况。

  当听说李爱国要了车票钱,并且还要给刘光齐送正规车票,易中海的脸色暗了下去。

  “看来李爱国是准备走正规渠道买票了.这次又拿捏不住他了。”

  闻言,刘海中瞪大眼。

  “老易,敢情你催促我找李爱国要车票,就是为了给人家设套啊!”

  易中海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时失言,连忙辩解:“老刘,我也是为了咱们好,李爱国他就不是个东西,留他在大院里,咱们早晚会被他收拾掉。”

  易中海苦口婆心的解释了一番。

  只是此时刘海中意识到自己被当枪使了,心中充满了愤怒,压根不听解释。

  他推搡着将易中海出了屋子,冷声说道:“老易啊,以后有什么事儿,你别拉上我了。”

  啪!

  刘海中学着李爱国的样子关上大门。

  感受来自门框的震动,他感觉到格外的解气。

  他扭头朝屋里喊道:“刘光福,要不要买鞭炮?”

  “爹,你真给我买炮?”刘光福冲出来,小脸上洋溢着兴奋。

  快过年了,大院里的孩子都开始玩鞭炮了,刘光福也很眼馋。

  刘海中抄起铜扣皮带,指指墙角:“今天我心情好,两皮带,一个小钢炮。”

  刘光福:“.”

  二大妈啃着萝卜,点点头道:“诶,老头子,你别说,爱国家的萝卜还挺脆的。”

  刘海中:“.”

  刘光福看看刘海中:“.”

  二大妈:“.”

  萝卜:“.”

  易中海站在门外,一阵寒风吹来,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这次没能抓住李爱国的把柄,反而跟刘海中生出了间隙,算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了。

  哎吆吆,心窝子疼了。

  易中海踉踉跄跄的跑回了家。

  他需要马上吃药。

  1957年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

  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过了小年就等于是正式过年了。

  自古以来,纵观历史,老百姓真正能吃饱肚子的天数并不多。

  所以群众怀揣美好期待,希望能够吃饱饭,在这一天要祭灶王爷,祈祷保佑。

  只不过现在移风易俗,不讲究老规矩了,机务段发了两张电影票,让职工带着家属去看电影庆祝小年。

  前不久哈市铁道局支援了京城局三十多个火车司机。

  李爱国所在的131司机组才能在小年这天休息一天。

  到教育室领取了电影票,李爱国骑上自行车便回了四合院。

  刚进院子,就被“啪”的一声鞭炮吓了一跳。

  天还没黑,张钢柱家的孩子,跟刘光福还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始放“小钢炮儿”“二踢脚”了。

  一帮小子放了炮,哈哈哈笑着跑开了。

  刘光天一边擦鼻子一边拿着“老头花”和“耗子屎”跟在他们后面。

  “小钢炮儿”和“二踢脚”是爆竹。

  “老头花”和“耗子屎”是这年月的一种烟花。

  嗯,它还有一种称呼,叫“刺花”。

  “老头花”个头大一些,外形是做成老头儿样的彩色泥人,头顶上有一个用来点燃的窟窿眼儿,跟后世的烟火很像。

  点燃的时候,一般要先把“老头花”放在院子中间的地上,然后用香对准它头顶上的引线。

  不一会儿,“老头花”肚子里的烟花就直直地向上喷射出来了。

  只不过孩子嘛,哪里会老老实实的按照说明书放烟火要是有那玩意的话。

  “你们瞧好了,我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迫击炮!”

  刘光福拿起“老头花”横在手里面,点燃了引线,冲着张铁蛋瞄准:“铁蛋,你投降不投降?”

  呲呲呲.“老头花”的头部冒出烟雾,张铁蛋吓得快哭了。

  就在这时候,一只劳保皮鞋从旁边踹过来,鞋尖踹到了刘光福的手腕上。

  “老头花”脱手而出,摔在了地上,掉在了墙角。

  嗖嗖嗖.明亮的火花从管子中涌出来,就像是一粒粒子弹,射在了墙壁上。

  这年月的烟火也很实在,威力很大,竟然在砖头上留下了几个坑洞。

  可想而知,这玩意要是射到人身上,即使射不出一个窟窿,也难免会被灼伤。

  包括刘光福在内的那群孩子都惊呆了。

  李爱国板起脸子说道:“放烟火是件喜庆的事儿,别乱搞。”

  几个孩子见李爱国没有发火,都松了口气。

  “爱国哥,我不敢了。”刘光福连忙擦擦鼻涕说道。

  他知道要是这件事被刘海中知道的话,肯定得挨顿打。

  为了买小钢炮和刺花,刘光福可是挨了好几皮带,要是再挨打的话,就吃亏了。

  小孩子哪有不调皮的?只不过要注意安全。

  在后世,有一张名叫“狼嚎”烟花,带尖,威力特别大,就因为燃放不规范,造成了严重后果。

  希望那孩子早日恢复.

  李爱国叮嘱了孩子们注意安全后,转身回了家。

  此时陈雪茹已经回来了。

  正在厨房跟刘大娘还有何雨水,刘岚,梁拉娣忙着做“糖瓜”。

  老话说得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按过去迷信的说法,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要到天庭去述职,同时汇报他所在一家人一年中的善恶功过。

  因而这一天,人们要为灶君送行。

  而送行的仪式,就是用糖瓜祭祀灶君,用糖瓜封住灶君的嘴巴,让他没办法打小报告。

  咳咳,老百姓智慧无穷啊。

  所谓的糖瓜。

  其实就是用玉米、红薯、大麦为原料制作的糖果,深受大人和孩子们喜欢。

  供销社里也有卖,要一块多一斤。

  刘大娘是个手巧的精细人,擅长制作糖瓜,所以每年大院的住户都要请刘大娘做一些。

  刘岚和梁拉娣估计也是抱着这种想法,才聚到李爱国家里。

  “你可算回来了,大娘已经做好了一批,咱家就等着你祭灶了。”陈雪茹见到李爱国回来,连忙把他拉到了厨房里。

  怕李爱国不情愿,又小声解释道:“这是老规矩了。”

  咱李爱国也不是那种迂腐之人,只是祭灶不影响他作为无神论的信仰。

  再者说了,祭灶只能由男人来干。

  要是家里没男人的话,还得请隔壁男人代替。

  这是咱李爱国无法允许的。

  李家的祭灶极为简单。

  没有请神像,就是把糖瓜在灶门上烤化,抹在灶门上,意思是灶王爷请吃糖。

  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莲子八宝饭,就可以了。

  做完这些,李爱国拿起一挂鞭炮来到大院里。

  张铁蛋蹲在门口玩,看到了之后,忙冲上来:“爱国叔叔,我帮你放炮吧?”

  “给你嘞!”

  张铁蛋接过鞭炮,也不用棍子挂着,一手拎着鞭炮一头,一手用香点燃鞭炮。

  噼里啪啦,空气中弥漫着欢快的气息。

  一帮人在家里做糖瓜,李爱国回到屋便准备继续肝书。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中午,李爱国刚放下书。

  阎解成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爱国哥,机务段通知你出任务了。”

  刘大娘正好端了一盘子糖瓜出来,闻言,有些不高兴了。

  “爱国连续忙了半个月了,好不容易回家歇一天,今天还是过年,咋就又得出任务呢!”

  刘大娘此时已经全然忘记了,此时刘天全和刘地全正在戈壁滩上忙碌。

  “大娘,爱国有任务,就让他去吧,今晚上我陪你过年。”陈雪茹忙上来解围。

  何雨水也点头:“是啊,爱国哥是干正事儿。”

  刘大娘不是糊涂人,就是有点生气罢了。

  被劝说了两句,说道:“皇帝还不差饿兵呢,爱国,你吃了糖瓜再去。”

  看着小孩子一般的刘大娘,李爱国哭笑不得,只能拿起筷子,干掉了一盘子糖瓜。

  只不过等到了机务段调度室,发现邢段长也在,李爱国顿时感觉到这次的任务不一般。

  邢段长把李爱国,刘清泉和老郑喊到办公室里,关上门之后,才开口道:“具体的情况,都在任务调度书里。等上了司机楼,你们才能拆开档案袋。”

  接过密封的档案袋,李爱国重重点头:“段长,你放心,我们保证任务。”

  闷罐列车已经经过了检修,正停在站场上。

  登上司机楼,刘清泉就好奇的问道:“李司机,赶紧把档案袋拆开啊。”

  刺啦

  撕掉盖有红戳戳的密封纸,打开袋子里,从里面取出调度单。

  昏黄的光线下,铅印的文字娇艳欲滴。

  【兹委派131司机组驾驶密字2610次列车,前往五号军供站,运送一批人员,前往南方某基地。】

  下面有军供站的详细地址。

  刘清泉看得摸不着头脑:“运送人员?啥人啊,用得着拥有十二节车皮的闷罐车?”

  “兵。”

  李爱国强忍住激动的心情,吐出一个字。

  火车冒着黑烟离开机务段。

  李爱国庆幸刘大娘的先见之明。

  因为任务紧迫,老郑和刘清泉此时还没有吃饭。

  邢段长只能让食堂装了一大袋子白面馒头,送给他们在路上当干粮。

  司机楼内,看着正大口啃馒头的两人,李爱国嘿嘿一笑,拉动了汽笛。

  呜呜呜。

  狂吃狂吃狂吃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