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第四百六十五章 痛快!【求订阅】

第四百六十五章 痛快!【求订阅】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天水仓大火的消息,很快传回鲜卑。

  此刻的鲜卑,各主要部落都聚集在一起,力量相合,便于稳定局面。

  “莫干丘传回来的消息,已成功烧毁天水仓。”

  “当晚的大火,数里外都能看见。到次日晚,火势仍未熄。”

  “天水城内全是飞扬的火灰。”

  “事后有人在谷仓附近经过,浓烟驱之不散,周边宅邸,军营,都被烈焰灼黑。”

  “目前已可确定,天水仓确实起了大火。”

  萨满部的精锐,被魏军覆灭,对大祭司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

  但随之而来的天水仓被烧,又让他倍感振奋。

  不止是大祭司,所有鲜卑酋首,都面带喜色。

  缺粮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最大的问题。

  天水仓被烧,虽不足以撼动曹魏根基。

  但其北线,西域将严重缺粮。

  这意味着至少一两年内,魏军要收缩兵势。

  打仗最是消耗粮备。

  往严重了说,古来的军队哗变,多是因为缺粮。

  缺粮则军心不稳,士无斗志。

  魏军不可能在粮备不足的情况下,对外用兵。

  “魏人连年征战,粮食原本也不会有多富裕,烧掉天水仓,会让他们出现巨大的粮食缺口。”

  “诸位大酋。我以为此刻该主动出兵,扰袭河西,增加其粮备消耗。”

  “我们主攻,就逼的他们不得不接战,会放大他们缺粮的问题。”

  说话的是鲜卑八大王部中的乙旃部落首领。

  他叫乙旃健,肤色偏红,方面大脸,穿着棕色的皮袍。

  “魏人的诡计层出,虚虚实实,过往几次都是如此。”

  阿伏于思索了好一会:

  “先把天水仓大火的消息,传给贵霜。”

  “我们再等等,让南边的人,继续关注天水仓,乃至曹魏各地的变化。”

  “不弄清天水仓究竟被毁了多少粮,我鲜卑不可轻易出兵。”

  另一侧的大祭司,也露出老谋深算而又怎么也算不清楚的疑虑神色,点头赞同阿伏于的安排。

  过往多次交锋,被曹魏算计,让鲜卑人越来越审慎。

  “给叱云伏也送一道命令过去,让他寻机往西域以西突围,与贵霜呼应汇合。”

  天气炎热。

  一直在观察天水仓的鲜卑,在随后一段时间,接连收到消息。

  曹魏开始对东西往来的商贾,大量求购换取粮食。

  曹魏内部,在天水大火后,粮价飞涨。

  曹魏在河西地区,还有北线的并州等地,兵马有回缩迹象。

  这些消息,都指向一个结果。

  天水被烧,曹魏缺粮的征兆,已初步显现。

  军事,民事,商事上,皆有对应的变化。

  阿伏于闻讯后,依然没妄动。

  但他又不愿放弃机会。

  如果曹魏西部兵马缺粮,不趁机打击曹魏,放大其问题,将错失千载难逢的良机。

  阿伏于和大祭司,想了个方法。

  自己不动,但可以继续借助贵霜的力量。

  贵霜虽接战不利,被曹魏压制,却没伤筋动骨。

  大月氏之主波调,野心勃勃,而贵霜尚在鼎盛之时。

  吃了几场败仗,以贵霜的体量,算不得大溃。

  天水失火的消息传开,贵霜立即加紧了攻势。

  而阿伏于下令弟子叱云伏,往西域以西突围,经葱岭,疏勒沿线与贵霜配合。

  是因为贵霜在西域西南角,与黄忠,太史慈交锋,始终难以寸进。

  他们亦有改变战线的意图,正派出精锐,从葱岭由西往东,打算和叱云伏,里应外合,夹击大魏在葱岭沿线的边军。

  七月的邺城,骄阳如火。

  曹老板在书房里吃冰糕。

  铜雀台宫的某一处殿宇内,则洋溢着一种喜悦的气氛。

  甄宓即将把自己嫁到宫里。

  “鲜卑倒是学会稳重了,反复验证,仍不上钩。”

  “他们的兵马连年折损,想不谨慎,也没那么多兵马,可以挥霍了。”

  贾诩也得了一碗貂蝉刚送来的冰糕,在吸溜吸溜的舀着吃。

  所谓冰糕,就是在切块的水果里,添加少量谷物,蜂蜜,冰块的夏日凉点。

  “贵霜百年前被班定远打过,看来是没打疼。”

  百年前,东汉的汉和帝刘肇当朝。

  大月氏曾提出要娶大汉的公主为妻。

  当时在西域的班超,拒绝了这个要求,月氏王随即兴兵七万,翻越葱岭,经大宛,疏勒方向,进入西域,攻打汉军。

  班超以先固守消耗其粮备,而后迅猛出击的策略,将其击溃。

  贵霜立即老实起来,对汉称降。

  然后汉军容其大部分兵马撤出了西域,没给予其重创。

  汉人强盛时,就是对这些外族太客气了。

  百年过去,贵霜又来寻衅。

  曹操对付鲜卑和贵霜的策略明确,就是一点点放饵,引着他们出兵,来蚕食他们的兵马。

  每当对手吃了亏,就放一点饵,让他重新燃起希望,总觉得差一点便能胜,越投入越多。

  对手增兵,曹魏就吞一次,如此循环。

  当然,过程中的火候很考功夫。

  想让对手反复上当,饵要越放越大,越来越真实,才能诱敌深入。

  等把他们消耗到一定程度,再给其致命一击。

  曹操计划中,打到神州周边没有强国,就该差不多了。

  吞了宿敌鲜卑和西侧比邻的贵霜,神州的国境面积,将足够辽阔。

  大魏的影响力,亦足以辐射到周边所有国家,让百邦来朝。

  “往南出海的船队,有消息送回来。”

  “他们已探过南部海疆的几个大岛,多是蛮夷之地。有土著,而无强大的部族或国家存在。”

  曹操微微点头,预计先扫清南部海岛上的蛮夷,以其为外围岛链,待后续逐步应用。

  七月中。

  西域以西的葱岭往西,大月氏的兵马正在疾行,接近西域边境。

  而在葱岭往东的疏勒,叱云伏也统兵,来到了这一区域。

  他们准备继续往西,和贵霜会师。

  这次鲜卑袭西域,把一个对大魏来说,存在的隐患,推到了明面上。

  前几年,西域一度脱离东汉的统治,被鲜卑实际控制了一些北部小国。

  魏强大起来后,西域被收回,降过鲜卑的几家势力,也在其中。

  这次鲜卑袭西域,往昔归属鲜卑的几家,又作为内应,倒向鲜卑。

  有他们的接应和提供消息,才让鲜卑及时掌握西域内部变化,获得情报,连破多座城池。

  这部分西域内部,亲鲜卑的势力,正好借机清理掉。

  夏季的沙漠,酷暑难耐。

  到了傍晚时分,叱云伏才从隐匿的地方出来,带兵往西去。

  而在鲜卑军前行方向的数里外,连绵的沙丘上,埋伏着魏军从河西走廊调来的一支大弩士。

  大魏最近几场战事,麹义都没参战。

  从打高句丽开始,他就从北线,被抽调进入河西。

  曹操当时已意识到鲜卑将有动作,针对的目标是河西,西域。

  所以增强了河西的布防。

  如今的大弩士,对轻骑兵来说,绝对是灾难级的打击力量。

  此次来西域,麹义带来了一万大弩士。

  已有近两年没参与大战的麹义,再次奉命来打伏击,心里的兴奋无以言表。

  现在的曹魏,大弩士扩充到两万七千军,箭矢充盈。

  比起几年前,强大了数倍不止。

  远处。

  鲜卑叱云伏部,在通往葱岭方向的道路上,露出踪迹。

  西域葱岭沿线的道路,东西走向,两侧沙丘和山峦,起伏不断。

  鲜卑人将斥候外派的非常远,沿路小心。

  目的就是防备被伏击。

  当一队斥候,探查接近到曹军埋伏的区域。

  和麹义一起来打埋伏的张飞,亲自带人上前,借助沙丘遮掩,将一小队鲜卑斥候,迅速解决掉。

  随即有魏军换上了鲜卑人的衣服。

  其中为首的两个人,还展现出变化容貌的手段,与鲜卑那几个斥候,愈发近似。

  他们做好装扮,遂策马在沙丘上方露面,做出传讯手势,对鲜卑后军,表示没有问题。

  至于鲜卑人内部传讯的对应手势是哪来的,自然是在鲜卑蛰伏的谍子,探查所得。

  后方的鲜卑军,眺望到沙丘上的斥候传讯,知道没问题,遂喝令全军,继续前行。

  队伍中间,叱云伏扫视周边,却是忽然升起一丝警兆。

  他们原有一只随军的讯鹰。

  但连日激战,那只通灵的讯鹰,数日前被曹操附着神念的猎鹰,凌空扑击,抓瞎眼睛,已死了。

  所以眼下没有讯鹰,能从空中探路。

  叱云伏的不安,来自于这几日的经历。

  前几日追在他身后,把他逼入一座城池内的黑脸将军,也就是张飞,这次他领军往西突进,始终没出现过。

  鲜卑军一路西来,还让叱云伏确定了一件事情。

  西域从一开始就是个诱他们进来的陷阱。

  往西这一路,沿途的小城,大多被清空,人口都汇聚在大城内。

  而大城门户紧闭,防备森严,绝非短期能攻破。

  这说明魏军提前就有充分的准备,甚至预判了他们的大致用兵路线。

  他们此前攻破的那几座城池,大概率是魏军的弃子。

  一路都在思索相关事情的叱云伏,眉头皱的如同山丘般凸起。

  他打量左右,远山连绵,近处沙丘起伏。

  在西域,这种地貌随处可见,再正常不过。

  但叱云伏盯着一处位置,眼睛瞬也不瞬。

  他注视的是一座大沙丘。

  夕阳的照耀下,那沙丘上的砂砾,正在往下流淌。

  沙丘背面,很可能有人在移动,形成压力,才传导引起了沙丘面向他们这一面,出现流沙的迹象。

  叱云伏大喝道:“停止前进。”

  同一刻,沙丘后的麹义,也在大喝:“给我射,放箭,射射射!”

  嗡——

  咻咻咻——

  蜂鸣一样密集的锐响,弓弦震颤。

  铺天盖地的箭,从沙丘后射出。

  叱云伏霎时已是汗毛倒竖。

  当箭落下来,人马的惨嘶,飞扬的血珠,被钉在沙子里的人,马……

  第一轮齐射后,第二轮紧随其后,箭矢一排排压过来。

  成片栽落马下的鲜卑军。

  因为箭矢过于密集,有的人,马,转眼便被射成了马蜂窝!

  血肉模糊!

  有鲜卑兵躲在马后,箭矢穿透马匹,仍能射在其身上。

  这是什么箭,威力这般骇人…

  沙丘上,麹义面红耳赤的喝道:“再射!再射!痛快!”

  “确是痛快!”

  张飞也跟着呼喝,眼珠子瞪得溜圆。

  Ps:求票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