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第四百一十六章 请大王登基【求订阅】

第四百一十六章 请大王登基【求订阅】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曹操从水路自益州往东,先入荆州,踏上归途。

  益州留曹仁统兵,曹洪为辅,进行善后。

  政事上暂以熟悉益州事务的糜竺为主。

  程昱留下督查诸事。

  糜竺既然投到曹魏,便再没有其他退路,必须跟着曹魏干到底。

  加上他在益州理事已有两年,能迅速上手诸事。

  所以留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回去的路上,曹操沿路视察。

  此时天下初定,消息传开。

  各地官员,皆争相来朝见曹操。还有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簇拥跪伏者,不胜枚举。

  北归的车驾上。

  曹操摊开地图,打量大魏完整统一后的疆域。

  即便十三州相加,仍比后世要小一些。

  主要是北边的边境,还可以往北推进,才能变成后世的雄鸡形。

  至于那个梦幻般的枫叶形国境,目前还差得远。

  曹魏的谍探,正大量北上或东进,对倭国和鲜卑,展开渗透,增加探查。

  曹操的视线,落在神州东北角。

  那里和大魏的辽东,扶余两地比邻的是高句丽。

  后世的唐朝,不计消耗也要攻克覆灭高句丽,是有原因的。

  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始终是以族群为单位,形成的联盟。

  他们不是国家政体,所以始终不能对各部落,进行垂直管理。

  也就不能积累传承。

  游牧民族发展了几百年,社会结构,战争方式,几乎没什么进展。

  但高句丽却是比邻神州,模仿神州,早早就有了‘国家’的雏形。

  后世有君主便是看出任其发展,会成为隐患,对高句丽发动多次战争,全力攻伐也要将其打掉。

  曹老板同样对高句丽有些想法。

  现阶段,就要展开一些布置。

  “谍子外放,除倭国,鲜卑,高句丽也要着重关注,借商贾往来,逐步渗透一些人过去。”

  车驾上,曹操和贾诩,郭嘉沿路商量。

  他在十月末,才回到冀州,接近邺城。

  与此同时,司马懿正在河内郡的家里,看仆从到县衙抄录回来的告示。

  他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惊涛骇浪。

  河内郡发告示,说大魏一统,要派地方代表去邺城观礼。

  大统以后,祭祀天地,以祈国运,是承袭商周,传下来的古礼。

  地方士族,大多会派出代表,去恭贺观礼。

  司马家很光荣的被选上了,作为河内郡的士族代表之一。

  而司马家的代表,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想起那张威仪冷峻的脸,下意识的摸了下眼睛。

  他上次见曹操,一不小心鹰视狼顾了一下子,差点把眼睛给弄瞎了。

  曹操北返之际,各地皆有士族,地方代表,往邺城汇聚。

  包括周边邻国,扶余,西域原有的小国,也接到大魏的信告,将派出使节,来观礼。

  黄忠亦从西域出发,准备回邺城述职。

  眼下各方安稳,开国之礼,少不了众将齐聚,会有一应封赏。

  十月末。

  得知曹操快要回来了,曹府内外也早早准备起来。

  下午,貂蝉从铜雀台宫的曹家秘库盘账回来,坐在车里,哼唱着一首节奏欢快的曲子。

  夫君要回来了……貂蝉满脸笑意。

  车驾到了府门口,貂蝉掀开车帘往外看了看。

  阳光有些刺眼。

  曹操还没回来,但来拜访的人,已络绎不绝。

  正门外,等候的车驾以百计。

  貂蝉准备从侧门归府,等她从车上下来,便听一个声音道:“小姑母。”

  喊她的是太原王氏,也就是义父王允家来的人。

  出声的是个青年,与貂蝉差不多年纪,一身华服,腰悬玉环,有种世家大族特有的锐气,眼神熠熠。

  青年旁边的中年人,是王允兄长王宏的长子,也就是王允的侄子王骥。

  那青年,是其子王安。

  两人在府外等候,看见貂蝉的车驾,便跟了过来。

  当年,王允很早就投资看好曹操。

  如今曹操得了天下,王家也是第一批赶来拜会的士族。

  他们这些年,一直和曹魏交好。

  曹操早期得到的战马,有不少是太原王氏供给的。

  加上貂蝉的关系,王氏始终是坚定的曹魏系。

  “文玉兄长。”

  貂蝉对王骥执礼,笑了笑。

  王骥忙大礼回应。

  如今的貂蝉,贵为王妃,早不是当年家里收养的舞姬,容不得半点轻慢。

  貂蝉又看向王骥之子,喊她小姑母的王安:“言庆,有几年未见了。”

  王安来到近处,瞩目貂蝉,霎时心神为之所夺。

  这位多年没见的小姑母,竟是如此的娇艳,比印象中还要漂亮的多。

  “我少时不懂事,抢过小姑母的东西,小姑母勿怪。”

  貂蝉当年被王氏收养,随同一群舞姬,一起习舞起居。

  而族中子弟,常来欺负家仆和歌舞姬。

  王安是主家出身,就是其中领头的。????好在貂蝉很快被王允带到了洛阳,才摆脱这些族中子弟。

  此时她带着王骥,王安父子进入外院,在接待访客的偏殿,与两人攀谈。

  过往数年,天下士族被曹魏拔掉者,不计其数。

  士族的土地,地方上的经营,大多被收归公有。

  但也有些事,仍需要人来做,要重新分配,牵扯到新一轮的利益洗牌。

  各地士族来走动,多是这个原因。

  “貂蝉,当年叔父待你如亲出,眼下大王已是天下之主。你是我们王家人,当多支持家里才是。”王骥温和道。

  貂蝉低嗯了一声。

  各家来寻求支持,曹操的妻妾,都有相关经历。

  曹操告诉貂蝉,有人来送礼求事,有好处拿了无妨,士族的钱,不要白不要。

  其他则由曹操应对。

  王骥的话,让貂蝉想起曹操的叮嘱,唇角溢出笑意:

  “王氏对我的养育之恩,貂蝉不敢忘的,兄长只管放心。”

  王安在一旁时不时的偷瞄这位小姑母。

  待父子俩拜会后,离开曹府,王安低声道:

  “阿父,当年小姑母若没去洛阳,留在我王家,应该嫁给我王家人才对。”

  王骥神色微变:

  “你说什么胡话,貂蝉是大王妃嫔,不日便是皇妃。什么嫁入我王家?”

  “小姑母的丽色,天下也难寻第二个。

  儿只是后悔当年少不通事…”

  王骥低喝道:“住口。”

  “阿父,儿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起我新纳的妾,当年好像和小姑母同在府上练舞,有些交情。

  咱们应该和小姑母更亲近些…”

  “我让你住口。大王的妃嫔,不要太亲近,现在就很好。

  你要是管不住贪婪,想多拿多得,这家早晚败在你手里。”

  王安摊手表示不说了,回头看了眼曹府。

  他还没见过那位魏王,心忖过几日倒是要见见,看看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操在十一月初,回到邺城。

  接近城外十数里,便见到荀彧亲自带百官南迎,来接驾。

  曹操把他叫到车上同乘:“你怎地有空闲,出城来迎?”

  荀彧:“大王如今不再是一方之主,而是天下共主。礼不可废,国主征战归来,臣当率百官出迎。

  元常本也想来,被我留下处理公务了。”

  曹操哈哈大笑。

  他每次外出,都抓荀彧留守打工。

  荀彧则抓了钟繇留守干活,上行下效,一点不差。

  曹操掀开车帘,往外看了看,一眼就看见人群里,躲在最后边的司马懿。

  “把司马家的人,留在邺城,别放走。”曹操示意车外的随员。

  他和荀彧交谈中,回到城内。

  除掉孔融,作为儒家之首的孔氏这一支,就被拔干净了。

  但大魏需要取用人才,还是离不开读书人。

  曹操回来便召见郑玄。

  太学筹办至今,已有四年多时间,凭郑玄的号召力,广传教化,聚集学子逾万。

  曹操接下来拟以郑玄为首,推动教育,增设学宫,学舍。

  曹操和郑玄碰面后,又依次召见众臣。

  时间来到傍晚。

  他回到内宅,远行初归,家里也有一番热闹。

  他在各处寝殿,忙碌于草莽之间,妻妾们则夹道欢迎。

  次日,大早。

  文武百官齐聚曹府前殿,参与大朝会。

  如今曹魏的官吏体系,不断完善,在曹府前殿举行大朝会,已颇感拥挤。

  曹操打算最近迁居到竣工的铜雀台去。

  “大王。今天下开泰,四方无虞,臣祈请大王,开国称帝,登基为皇!”

  钟繇昨日没捞着去接曹操,今日荀彧给他分派了个肥差。

  第一个在朝会上,正式提出,让曹操称帝的人,意义非凡。

  荀彧也在随后出列,说:

  “古有羲农,初开盛世!今四海归治,大王功追历代帝王,海内同钦,臣附请大王登天子之位!

  此百官共议,万民所盼,请大王明鉴。”

  “臣等附议,共请大王登基!”

  百官出列,齐声说道。

  按理曹操应该推让,而后百官再请。

  “三辞三让,以绝天下之谤”,是表示谦和,宽厚之意。

  但百官叩请后,曹操点头便道:“行。”

  百官愣一下,差点把叩地的脑袋抬起来。

  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称帝,确实需要反复谦让。

  但曹操是开国的帝王,早就摆明车马,没必要尊这个古礼。

  “大家去准备吧,选个日子,祭祀天地,登基称帝。”

  一请就同意了……百官眨巴着眼睛,仍按事先商议好的来,三呼大王圣明。

  郑玄等人选定吉日,将新朝开国的时间,定在新年伊始之时。

  时间匆匆。

  各方汇聚邺城,转眼已逼近了这一年的年末。

  此时诸事筹备妥当,距大魏开国,只近在眉睫。

  Ps:求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