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经费、大项目!谭友铭:没想法就好!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经费、大项目!谭友铭:没想法就好!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张硕讲了两个半小时,中途还休息了两次,就是到旁边喝个水坐一会儿。

  这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了最后。

  两个半小时全神贯注的讲解让人感觉到疲惫。

  主要是内容难度比较高,有些难点的地方要重复好几次,脑子也要不断的跟着思考。

  在讲完最后一个难点以后,张硕总结说道,“上午讲的内容就是研究中的难点了。”

  “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午进行提问。”

  上午时间并没有提问环节,张硕注意礼堂众人的表情和专注度,也大概对于他们的理解程度有了解。

  礼堂里,只有几個人能完全听懂。

  在三篇论文内容中,计算模拟是最容易理解,几乎没什么特别的难点,离散和拆分转换有几个点难度非常高。

  在讲解的过程中,很多人就明显听不懂了。

  这也是很正常的。

  在场都是偏微分方程、计算数学领域的专家,但有好多做的都是工程应用研究,而不是理论研究,离散和拆分转换中,有很多都是纯数学研究的方法,以S方程大范围边界做的论证,没做过偏微分方程纯数学研究的学者想理解确实很难。

  水木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也有人问起S方程数值模拟研究中的问题,但问的都是非常关键的点,说上几句就明白过来。

  这就是纯数学方向学者和工程应用学者的差别。

  另外,有些教授的年纪已经大了,他们没有办法一口气消化这么多的内容,即便是已经看过论文内容,想一口气听懂所有问题也很困难。

  年龄的影响因素是很大的。

  五十岁以上的学者,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就差了很多。

  S方程数值模拟中,包括离散法、包括拆分转化,有好几种新的方法,理论的过程中,只是逻辑思维转换过来都不容易。

  当然,也有人完全听懂了。

  那些能听懂的人,对于内容理解变得更加深入,联系应用进行思考也明白研究的价值。

  上午的讲座结束后,众多学者纷纷讨论起来,“针对S方程研究的离散法,能大大缩小数值法的计算量。”

  “以后再去做数值计算,就容易很多了。”

  “上午讲的几种方法相结合,不仅能减少计算量,一些特殊情况下能证明渐进解,真是很了不起,这可是S方程。”

  “最重要的是,能依照研究做计算程序,就可以直接进行数值计算。”

  “虽然还是不准确,但偏离的范围也不会太大,而且每一个运算都是单独进行的,就不会有混沌理论问题,可以做大范围的数值模拟。”

  “这样的数值模拟,大方向肯定不会错……”

  “能做到这样很了不起啊!”

  在应用上来说,能做到大方向不出差错,计算效果就非常显著了。

  比如,台风预测。

  国内的情况来说,太平洋上台风方向的预测和天气预测类似,都是基于统计学原理,后续出现偏离的可能性非常高,有时候预测会在东部沿岸登陆,结果台风中途朝北转向了日/本。

  如果能大规模的使用数值法做计算,计算大方向没有问题,预测就会变得精准,偏差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

  比如,预测在南江省沿岸登陆,也许偏离只会到东港,而不会大范围偏离到胡州。

  于此同时,张硕已经去了休息厅。

  一上午的讲解还是很累人的,他到休息厅坐了一会儿,然后到餐厅吃了饭,就又回到休息厅小睡一觉。

  等到了下午一点钟,众人纷纷回到了礼堂。

  张硕也重新站在礼堂的讲台上,他做好了答疑一个下午的准备。

  实际上,提问的人并不多。

  每一个做提问针对的也是最难的点,他只需要把最难的点再讲解一遍就好了。

  这让讲解工作变得容易。

  在提问上,学者们也有要脸面的,大家都是来听讲座的,都是教授、研究员级的人物,可不好意思问一些简单问题。

  有些地方没弄明白,发现其他人理解、自己不理解,就不好意思站起来提问了。

  否则,岂不是说明自己水平不高?

  有些地方没弄明白,也趁着中午时间讨论过,有的人好多地方都没听懂,干脆找周永昌、杜斌等二院的人要讲座视频。

  提问的人很少,要视频的人却有很多。

  张硕的答疑就比想象中轻松太多了,他重新讲解了几个最难的点,礼堂就没有人再提问了。

  讲座,到此结束。

  在讲座结束以后,一大群学者围着张硕,都对于他的研究非常赞叹,“这个研究应用价值太高了,我们可以以此升级气动力模拟体系。”

  “高压测试也会更精准。”

  “如果用在气象预测上效果更好,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天气预报都会变得更准。”

  这个说法让不少人笑了出来。

  什么气动力模拟系统、高压测试,又或是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距离其他领域的人就有些太远了。

  天气预报,是每个人都会注意的。

  天气预测的应用惠及的是所有人,听起来就感觉很亲-民。

  航天二院的薛渊院士,则谈到想和张硕进行算法上的合作,“我们所要升级气动力模拟系统,其中S方程的数值计算,也就是核心算法,张硕教授你来做就让人放心了。”

  周永昌和杜斌默默摇头。

  张硕不出意外的摇头道,“薛院士,我可没时间接算法项目。”

  “我进了高能所的cp组,手里还有其他研究。其实你们也不用担心,方法都在这里了,算法工作谁做都一样。”

  薛渊遗憾的抿抿嘴。

  张硕对做方程求解类的算法项目确实没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和高能物理有关的分析算法。

  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直接关系到‘未知物理现象的发现’,后续就能延伸到混乱力场的研究,再进一步可以开创‘源点论’。

  算法分析则不同。

  论文已经摆在那里,各类方法上面都有,他也做了详细的讲解,理解着去完成算法就可以了。

  ……

  在完成了讲座以后,张硕没有继续留在首都,而是马上坐飞机回了苏东。

  等到了苏东大学的时候,都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他带着疲惫去了研究院楼。

  新买的房子还在装修,行李还是在学生宿舍,但已经极少去宿舍里住,很多时候,就干脆住在办公室。

  反正只是一个人,住哪里都只是休息而已。

  一趟首都之行花费了半个月时间,还是让人感觉很疲惫的,但回到了苏东大学,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浑身上下都变得很放松。

  张硕忽然想到了S方程论证。

  在航天二院的讲座里,就一直在说数值法、计算模拟的问题,他对于S方程数值法、弱解的理解也更通透了。

  如果是研究S方程的奇点问题,找到方向以后,研究速度可能会比‘庞大的科研币需求数量’会快一些。

  “这个研究,挂什么项目呢?”

  张硕思考着,忽然想到了科技处,杜远生说可以申请科技处的项目。

  科技处很支持对于数学类应用研究。

  S方程奇点论证是属于理论范畴,去做报告申请科技处的项目不一定能行。

  “算了!”

  张硕想了想,还是把项目挂在‘学校青年人才支持经费’下。

  ‘学校青年人才支持经费’,总计有二十五万,到现在还剩下二十三万多。

  这些经费很难用掉。

  一则,他没有自己的团队,不需要把经费分给其他人。

  二则,他没有带学生,也不用给学生支付劳务费。

  最后,研究速度很快。

  ‘学校青年人才支持经费’,一般支持时间跨度是二到五年,他做研究的时间,总计加在一起也只有几个月。

  中途去参加数学会会议,学校是给予直接报销的。

  这次去高能所cp组,去首都航天二院做报告,航天二院、高能所都是有报销的,甚至还多给一部分的经费补贴。

  ‘学校青年人才支持经费’,根本就没地方用。

  在完成了项目申报操作后,决定好明天就开始进行研究,他就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已经早上八点了。

  张硕赶紧起床简单收拾一下,就听到了敲门声,他打开房门发现是谭友铭。

  谭友铭进门朝着里间扫了一眼,开口问道,“昨天晚上回来的?又住办公室了?”

  张硕点头,“回来的时候太晚了。”

  谭友铭关心道,“你的房子在装修,是吧?也可以申请教职工宿舍。”

  “几个月,不值得多搬一次。”

  “学生宿舍不适合,办公室长期住也不适合。”谭友铭思考着道,“这样,三楼有个休息间一直没用过,你可以暂时住那里。”

  “这样行吗?”

  “当然可以。”

  谭友铭笑道,“反正那里也没人,装修是为了接待贵宾。一般来贵宾也有学校招待,还轮不到咱们高院。”

  “也对。”

  两人又说了几句。

  谭友铭问了一下去首都的情况,说起有老朋友对张硕研究的赞叹,随后问到了重点,“我看你的青年支持经费下,又申请了一个项目?而且还是S方程解的光滑性论证?”

  “对。”

  张硕点头道,“我正打算研究这个,但不是直接以弱解入手,而是要进行奇点论证。项目用这个名字,应该也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

  谭友铭听罢点了点头,他思索着忽然凑过来小声问道,“你不会已经有想法了吧?”

  “还没有,只是刚决定要做这个研究……”

  张硕摇头。

  他不明白谭友铭是什么意思。

  谭友铭说道,“你的S方程数值模拟研究就挂在青年人才支持经费下。”

  “外面都有人打趣说,我们用青年人才经费支持出了菲尔兹,说的好像学校不重视人才、不给经费。”

  “一个小的支持经费,挂这么大项目不适合,还是拖着到明年申请优青、杰青才好。”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