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官场:上岸第一剑,先斩老丈人> 第116章:危险的言论

第116章:危险的言论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当然现在曾硕就算是再紧张、担心也已经晚了,话已经说出去,胃口也吊足了,他就必须把话全部都说出来。

  结果不管好坏,他都不能继续藏着了。

  稍微整理一下思路,曾硕终于是开口了。

  “俞部长,阿姨!我想先从咱们刚刚落地的房改政策谈起……”

  “上来就是中央政策,你是觉得这个政策有什么问题吗?”俞明理毕竟是省委组织部长,说话的时候自带着一股子不用质疑的威严。

  要知道质疑党中央的决策,这可是任何一个干部都不能犯的忌讳。

  曾硕自然也不会质疑巅峰团定下的政策,他笑着摇了摇头道:“俞部长,您就别吓唬我了,我并没有觉得这个政策有任何问题,只是我想谈谈政策落实到地方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偏差。”

  “哦!什么偏差?”俞明理笑问道。

  在他看来曾硕又巧妙地化解了一个小危机,或者说是他的一个小小的考验。

  毕竟身在体制这个名利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给你挖坑,一个成功的政客必须要时刻警惕着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情。

  曾硕并不知道俞明理心里的想法,他只是眼神坚定地解释道:“首先房改政策是标志着咱们国家进入市场化经济的重要分水岭,房改是否能够成功更是我国能否加入世贸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政策是绝对正确的。

  一旦我国加入世贸将会带动大批量的外贸订单,不管是从拉动国内经济还是积攒外汇,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不得不让我生出了另外一个担心,既然房地产改革势在必行,我国实行市场化经济同样也是大势所趋,那么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房地产成为一个地区衡量标准的重要因素呢?”

  “打个非常简单的比喻,如果有一座城市的政府为了拉动当地的经济抬高地价,那么那些房地产开发商会不会也随着增长房产的销售价格呢?”

  “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百姓对房产的依赖性都是最强的,所以这样会不会造成百姓买房难,买不起房甚至结不起婚的情况出现呢?”

  “而且当一个地区或者城市这样做的话,其他城市看到对方的成功会不会竞相模仿呢?毕竟现在咱们国家的主要路线还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地方经济是否有显著提升或者跨越式发展是衡量执政者最重要的标杆。”

  “当全国所有地方都在不予余力地推动土地财政的时候,老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当小县城的房价都能够达到一千甚至几千一个平方的时候,那些每个月收入还只有几百块钱的百姓又该拿什么买房呢?”

  “诚然他们可以从银行贷款,可是银行贷款难道不需要还吗?”

  “不!欠银行的钱必须要还,也不得不还,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良的传统,可是借银行的钱就意味着必定会产生大量的利息,因为银行也不是做慈善的。”

  “所以我认为房改必须要进行,但是土地经济不可行,要想老百姓安居乐业甚至是感受到幸福感,首先咱们作为执政者要考虑的就是让老百姓住得起房,安居才能乐业。”

  ……

  曾硕一口气说了很多、很多,几乎上全都是前世各地发展土地经济带来的巨大恶果。

  他不想通过自己这段话就改变什么,现在的他也改变不了历史的滚滚大势,他不过是想给自己后面要说的话做一个前情提要而已。

  但就是这个前情提要却是让俞明理和俞百合两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土地经济。

  这个词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哪怕就是在最高层的文件中也没有出现过这样新颖的词汇。

  简简单单四个字却是概括了未来很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可能存在的危机和风险。

  不管是俞明理也好,俞百合也罢,此时看向曾硕的眼神都变了,变得不再是以上级领导或者长辈的眼光看待他,而是有些近乎于同辈之间的感觉。

  这也让两人意识到了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曾硕的政治观并不是他们刚开始想的那种刚开始成型,而是已经拥有一套完整并且具有可行性的理论。

  他现在缺的只是实践,一旦给他一个舞台,曾硕就必定能够青云直上。

  “呼!发人深省,小曾,不得不说你的这段话真的是发人深省啊!”

  许久过去,俞明理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口中发出无比感慨的感叹声。

  哪怕他如今贵为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也从来没有想过一个看似对国家有着无穷好处的房改政策竟然会藏着这么多的潜在危险。

  他身在高位,而且还是主管干部升迁的组织部,更加明白曾硕说的那种可能性有多大的可能。

  不说百分百,最少也有百分之九十。

  因为俞明理非常清楚,执政一方的干部中有多少人眼里只有政绩,而现在北院组织部考察干部政绩的标准就是是否将当地经济搞起来。

  正如曾硕说的那般,当经济成为最重要或者唯一衡量标准的时候,那些执政者必然就会在土地上面打主意,抬高地价造成地方土地经济是必然的趋势。

  不过俞明理也想不到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隐患,毕竟政策是北院定的,他一个西南省的组织部长也管不到全国的干部。

  所以只是片刻之后,他就再次将目光落在了曾硕的身上,既然曾硕能够看到这些潜在的危机,那么他是不是也有解决或者预防的办法呢?

  “小曾,既然你提出了这些,那我想听听你有什么对策!”俞明理没有任何迟疑直接询问了出来。

  相比起曾硕之前对巫峡镇的发展规划,俞明理更加在乎这种宏观上面的政策推动,他现在还年轻,甚至都没有到五十岁,将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俞明理能够入住北院也说不一定,那时候他也就拥有了解决隐患的能力了。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