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功高震主要杀我,我走了你后悔啥> 第166章 齐军南下

第166章 齐军南下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相较于齐国之前的雷霆出击,

  这一次,

  身为三军主帅的苇名信玄,也是十分慎重。

  足足筹备了数月,

  依旧没有进攻的迹象。

  随着战争机器的全力运转,

  无数的粮草辎重,

  还有各方兵员,

  源源不断的汇聚在下邳城。

  在这期间,

  苇名信玄也在不断的操练士卒。

  只不过,

  在长达数月的等待期间,

  叶璃显然坐不住了。

  这段时间,

  隔三差五就会派人催促,让苇名信玄尽快出兵。

  然而,

  每一次,

  苇名信玄的回答都只有一个。

  粮草未齐,兵马不足,

  还需要时间来筹备。

  这可把叶璃给气坏了。

  不过,

  就连苇名信玄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些朝堂之中的诸多大臣,也有意无意的帮自己解释。

  比如说楚国强盛,需要做万全的准备。

  此番南下,事关大齐国运,不可大意等等。

  对于苇名信玄自己来说,

  之所以一直不发兵,

  也是为了谨慎,

  想着等一切准备就绪,在凭借齐国庞大的国力,正面碾压,覆灭楚国。

  最近这段时间,

  苇名信玄可没少学习九州的各种兵家大作。

  毕竟相较于弹丸小国的东瀛,

  数千人之间的会战,都已经是史诗级的规模。

  像九州这种,

  动则数万乃至数十万规模的战役,

  战线横跨数百上千里,

  这样的规模,

  苇名信玄可不敢掉以轻心。

  至于说,

  朝中大臣为什么配合,

  很简单,

  也是给韩子安准备的时间。

  同时,

  他们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不断的对齐国敲骨吸髓。

  就在这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整个齐国,

  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不过,

  这个变法,

  可以说是恶化。

  地方官员鱼肉百姓,科举考试明码标价,公堂之上更是可以明目张胆的对官员进行贿赂,

  如果不贿赂,

  那不好意思,

  你的罪行可能要加重了。

  亦或者,

  让你从原告变成被告。

  市场上更是有无数假币流入,

  使得钱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就连军队的军饷,都没办法按时发放。

  整个齐国,

  从上至下都是乌烟瘴气,

  然而,

  呈交到叶璃面前的报告,

  却写着四海升平,国富民强等等内容,让叶璃沉浸在大齐的盛世繁华之中。

  只不过,

  因为这些各种乱象,

  出现的时间,

  都不是很长。

  所以,

  对齐国的底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冲击。

  就好比,

  历史中那些王朝的败亡,

  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从中期,

  某一位皇帝开始,

  亦或者是因为某次战役的失败,

  各种各样的隐患,就开始不断的积累。

  最后,

  到了王朝末期,

  所有积累下来的问题,都在一起爆发,才导致王朝的崩塌。

  现阶段,

  若是没有外力的冲击,

  依靠齐国的底蕴,

  至少,

  百年之内,

  齐国依旧会坚挺在这片大陆中。

  除非说,

  出现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亦或者收到外力的干扰,才会加速这个过程。

  但不管怎么说,

  通过这样的举动,

  已经让齐国的根基,开始出现了裂痕。

  韩子安也从没指望,靠着这些手段,就能倾覆齐国。

  仅仅是,

  想让齐国出现破绽而已。

  就在这样的拖延下,

  时间悄然来到了——夏历1224年。

  这一年,

  是韩子安穿越而来的第十四年。

  同时,

  也是离开齐国的第四年。

  现如今的楚国,

  相较于一开始的时候,

  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

  无论是从经济、民生、文化、军事,还是从各个方面。

  至于苇名信玄,

  在经过了长达半年的准备之后,

  夏历1224年,2月初。

  苇名信玄出兵六十万大军,南下伐楚。

  大军浩浩荡荡,遮天蔽日。

  大军自下邳登船,一路向淮河挺进。

  船只在水面上连绵数十里。

  齐国自建国以来,

  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出兵。

  ......

  寿春城。

  梁严青恭敬的站在韩子安的身前,

  在韩子安的手中,

  有两份信报。

  其中一份,

  是来从会稽城发来,

  另一份则是来自于黑冰台,

  看完上面的内容,

  韩子安惊诧间,流出满意的笑容。

  抬头看了眼梁严青,

  韩子安笑道:“想不到,你还有这能力,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将会稽城治理的井井有条。”

  两份信报中的内容,

  大差不差,

  内容都差不多。

  无非是梁严青在会稽担任太守期间,所有做过的事情。

  其中包括兴修水利、鼓励百姓开荒、出海渔猎、修建学校、医馆,

  还在学校里,

  开设工科、医科。

  并从民间招募了许多的手工艺人还有郎中,

  专门在学校里进行教学。

  像铁匠、木匠、瓦匠等等,这些手工艺人,在民间本就是十分吃香的行业。

  一辈子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

  但小日子,

  也能过的十分滋润。

  至少,

  比在农田里,

  种一辈子地要舒服的多。

  至于郎中,

  那就更不用说了。

  一直以来,

  九州各国,在这些方面都是由师傅传授弟子。

  问题是,

  这一辈子,又能招收多少弟子?

  与其这样还不如开设学校,直接批量教学。

  当然了,

  这方面的政策,

  肯定是韩子安传达的,

  本身就是变法中的一条。

  只不过,

  梁严青相较于其他人,在这方面做的格外出色。

  不但在会稽城的范围内,

  修建了大量的学校,

  而且,

  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师生的数量,也比其他郡县要好很多。

  若是都按照这种模式发展,

  用不上十年,

  整个楚国都会井喷式的出现各个行业的人才。

  会稽城在梁严青的治理下,

  无论是文化、民生还是经济,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都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

  ...

  韩子安笑着道:“没想到,你还真给我了一个很大的惊喜。”

  “看来这些年,你外出游学倒也学了些真本事,确实算得上是栋梁之才。”

  面对夸奖,

  梁严青表情不变,

  态度十分谦卑:“微臣也是根据帝君的变法政策去实施,算不得栋梁。”

  “行了。”

  “能将中央的命令,完美的执行,拥有这份能力用不着在这谦虚。”

  本着是人才,就绝不放过的原则。

  韩子安思索着,

  “我想想,以你的能力,该担任什么职位。”

  “就任命你为吴越总督吧,掌管吴越地区的一切民生、政务。”

  按理来说,

  作为总督可以掌管当地的一切军政大权,

  不过么,

  军权这方面,

  韩子安肯定不会让外人去掌管。

  但即便如此,

  韩子安的这份任命,

  还是让梁严青感到受宠若惊。

  他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不过才来了一年多的时间,韩子安就已经能放心的将,整个吴越地区,交由自己去治理。

  这得是什么样的气魄?

  就这么放心自己?

  然而,

  没等梁严青回应,

  一道身影也没敲门,也没通报,径直走了进来。

  来到韩明的身前,沉声道,

  “大人,齐国大军南下了。”

  韩明神色微动,嘴角渐渐倾斜:“终于动手了么,可是让我等了好久啊。”

  “传令下去,任命项镇南为三军主帅,伍安国为前锋,率军二十万前往钟离国,一切按计划行事。”

  “遵命。”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