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大唐天将军> 第二百六十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

第二百六十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李瑄的身份,不位于两班,而在于武臣之首。

  不论是谁投来目光,他都岿然不动。

  杨慎矜心中慌乱,想得到李瑄一些提示,但李瑄对杨慎矜视而不见。

  吉温此獠,软硬不吃。

  可他毕竟是五品官吏,今日需在朝会上,向圣人禀告。

  “陛下至……”

  “拜见陛下……”

  随着监礼官的呼喊,李隆基被拱卫至龙榻上,文武百官向李隆基一拜。

  “众卿平身!”

  李隆基示意大臣们平身。

  千秋节过得很畅快,令李隆基竟有一种不想早朝的感觉。

  等十月过后,李隆基想着到华清宫温汤。

  百官会随行至华清宫,也要上朝,但那却是李隆基最轻松惬意的时刻。

  这两年因为战争和琐事,加上华清宫新建宫殿,他未去华清宫。

  现在华清宫的新建筑已经修成,他今年一定要前往。

  朝会一开始,本要先处理中书门下的事务。

  但萧隐之起身出班,向李隆基拱手一拜,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萧侍郎请讲!”

  李隆基抬手,让萧隐之直言。

  “臣奏御史中丞兼太府卿杨慎矜与还俗僧人史敬忠一起夜观天象,论图谶之学,似是要谋逆天命,恢复隋室。”

  萧隐之向李隆基奏道。

  他是最先揭发史敬忠的人,自然要由他先上奏。

  他的言辞狠辣,直接将大逆不道的帽子扣在杨慎矜的脑袋上。

  李林甫为安全起见,没有亲自下场弹劾杨慎矜。

  他担心李瑄这小子还有什么怪招。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由于京兆尹缉拿史敬忠的时候,颇为隐秘,文武百官还不知道长安发生这么大的事情。

  所有大臣都将目光落在杨慎矜身上,有的转而看向李瑄。

  上次的御史台案,杨慎矜与李瑄站在一起,拔除李林甫的爪牙。

  文武百官理所当然地认为杨慎矜是李瑄的人。

  萧隐之弹劾杨慎矜,醉翁之意不在酒。

  现萧隐之等大臣突然跟李林甫搞在一起,这里面没有李林甫的影子,他们是不信的。

  萧隐之上面还有直属上司裴宽,如果没有李林甫撑腰,萧隐之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找杨慎矜的麻烦。

  谁都知道,受李适之的影响,裴宽与李瑄之间的关系不同凡响。

  龙榻上的李隆基,好心情一下子荡然无存,他横眉怒目,大喝一声:“杨慎矜何在?”

  他主要是被“图谶”和“恢复隋室”这几个字刺激到了。

  隋朝都灭亡一百多年了,作为隋炀帝子孙的杨慎矜竟然还想着这种歪门邪道。

  “臣在!”

  杨慎矜应一声后,立刻出班跪在大殿中央。

  他心中愤怒,亏他这么相信萧隐之,把萧隐之当朋友,现竟然出卖他。

  萧隐之是长安唯一一个知道他与史敬忠交往的大臣。

  之前因与萧隐之一起查办御史台案,又得知萧隐之不与李林甫为伍,所以杨慎矜对萧隐之没有防备。

  “杨慎矜,大唐对你一族不薄吗?你的兄弟都身居高位,你想干什么?”

  李隆基向杨慎矜质问道。

  “启奏圣人,臣冤枉。臣对大唐忠心耿耿,夙兴夜寐,不敢让太府出现一丝一毫的错误。臣虽与史敬忠认识,但臣绝对不敢妄言图谶……”

  杨慎矜向李隆基边叩头边说道。

  他的兄长杨慎馀为少府少监,他的弟弟杨慎名为洛阳令。

  从他祖父杨政道,到他父亲杨崇礼,都是唐臣,为大唐兢兢业业,怎么敢去多想呢?

  就算他和史敬忠研究星象,也只是想着去躲避灾祸,而非阴谋不臣。

  “启奏圣人,此案已经举报给京兆尹处理,昨日史敬忠已经被抓获,现京兆尹已经查清。”

  萧隐之趁机又说道。

  他刚纳了十五岁的小妾,就被李瑄宣布这样的政令。

  虽然不会追究现在,但却如同一根刺一样,刺在萧隐之的心间。

  臣子与臣子,为利益所聚,而非志同道合的志向。

  如利益受损,反目成仇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京兆尹,萧侍郎所言是否属实?”

  李隆基看向韩朝宗所坐的位置,沉声问道。

  “回陛下,此是史敬忠的状纸,请陛下过目……”

  韩朝宗出班后,从袖间取出状纸,恭敬呈上。

  高力士立刻下台,接过韩朝宗的状纸,上台呈给李隆基。

  李隆基拧着眉头展开状纸。

  十几个呼吸过去……

  就在李林甫认李隆基会大发雷霆的时候,李隆基的神色稍霁。

  因为白纸黑字的状纸上写着史敬忠为骗杨慎矜钱财,故意在杨崇礼坟墓附近的草人上泼洒狗血,又将消息透露给杨慎矜。

  所以杨慎矜觉得不祥,找史敬忠到杨崇礼墓祈福。

  没有什么夜观星象的图谶事件,有的只是一个坑蒙拐骗的还俗骗子。

  “萧侍郎,虽杨中丞与史敬忠认识,但你怎么能没经过调查,就信口雌黄呢?难道你不知道诬陷大臣的罪过吗?”

  李隆基眉头一皱,向萧隐之质问道。

  他觉得自己被萧隐之戏弄,这样的事情,小题大做,竟然上升到阴谋造反。

  萧隐之傻眼了,他不明白圣人为何会如此说。

  不该是斥责杨慎矜吗?

  “臣愚钝!”

  萧隐之硬着头皮拱手。

  “力士,将妖僧的状纸念给诸大臣听……”

  李隆基向高力士吩咐。

  “遵旨……”

  高力士接过状纸后,缓缓地将内容念给文武百官。

  状纸,代表已经签字画押,可以结案。

  此状纸一出,立刻使萧隐之面色煞白。

  他对韩朝宗怒目而视。

  上朝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为什么变成这么样呢?

  萧隐之立刻意识到韩朝宗把他出卖了。

  就像他出卖杨慎矜一样。

  套路太深了!

  李林甫的脸色也很难看。

  韩朝宗这老瘪犊子敢耍花样。

  不过李林甫认定杨慎矜和史敬忠没有这么简单。

  在高力士将状纸念完毕后,李林甫出列道:“臣认为此事诡异,当细细查明,可令人缉拿杨中丞府中奴婢、小妾,认真调查一番。”

  萧隐之一脚踏入陷阱里面,李林甫必须发声。

  否则那些准备依靠他对付李瑄的大臣,心中肯定会动摇。

  而且李林甫认为史敬忠和杨慎矜研究星象图谶,家中的奴仆一定清楚。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因为本该结案,李林甫却不依不饶,直接要“抄家细查”,再怎么说,杨慎矜也是三品大臣。

  李隆基见李林甫发话,再加上对“恢复隋室”的言语耿耿于怀,准备同意问一下杨慎矜家中的奴仆。

  “启奏圣人,臣有话要说……”

  就在这时,李瑄出班向李隆基一拜。

  “卿可尽言!”

  见李瑄出列,李隆基神情又缓和不少。

  “臣不赞同右相言语。自古刑不上大夫。杨中丞父子管理太府数十年,兢兢业业,可见忠心耿耿。既然事情已经查清,就应该相信杨中丞,这是对三品大臣的尊重。而入府抓奴婢,是对一个大臣的侮辱,这样又怎么能得到大臣的忠心呢?”

  李瑄向李隆基说道,认为去抓杨慎矜奴仆不该是明君所为。

  他当然知道杨慎矜的奴仆不靠谱,历史上就是杨慎矜的婢女明珠,将消息泄露出去。

  李林甫的爪牙甚至还对杨慎矜的小妾韩团珠、奴仆、下属用大刑。

  在大刑之下,一百个人里面,可能有九十九个会被屈打成招。

  “敢问右相,现在御史台派兵去将你府中的奴仆抓起来审讯,右相觉得自己是有罪,还是无罪?”

  李瑄又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做了一个非常不恰当的比喻。

  很明显,如果派兵捉拿李林甫的奴仆。

  怕是李林甫也罪责难逃!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大部分的大臣。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龌龊,或明或暗。

  “天水王这样的话不合适吧?”

  李林甫面部肌肉抽动一些,心中非常愤怒李瑄的“人身攻击”。

  他已经信道,但他心中的浮尘,无法扫去内心的不平静。

  这是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对他这个首席宰相的挑衅。

  “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只是做个比喻,右相不会连这点气量都没有吧?”

  李瑄淡淡地回应一句。

  李林甫吹胡子瞪眼,握紧拳头,这小贼欺人太甚。如果不是在朝堂上,他必定要与李瑄真男人大战,他曾经也是侍卫出身,懂得骑射。

  “哈哈……宰相肚里能撑船,好宰相!右相回班吧,此事就此揭过。”

  “将那妖僧流放岭南。萧侍郎不经考察就弹劾大臣,罚俸一年。”

  “杨中丞,三品的官吏都应是智者,下不为例!”

  李隆基听到李瑄阐述,又听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下子气消。

  很明显,这是在形容宰相肚量大的话。

  李隆基知道李林甫没有这样的肚量。

  但李瑄有!

  那句“好宰相”,说得就是李瑄。

  正如李瑄所言,尊重一个大臣,才能得到死心塌地的效忠。

  李隆基也想到从杨崇礼到杨慎矜几十年来为他主事太府的事情。

  太府掌国库、仓库、两京市署等。

  这样的位置,怎么可能造反呢?

  “臣叩谢陛下,今后为陛下,为国家肝脑涂地,以报答陛下的信任。”

  杨慎矜心中激动,再次一拜。

  刚才李林甫提出要去问拿他府中的奴仆,他的心头提到嗓子眼。

  还好在关键时刻,李瑄出班为他发声。

  此时此刻,杨慎矜心中对李瑄无比感激,发誓倾尽杨氏家族,也要支持接下来李瑄的策令。

  杨慎矜也属于弘农杨氏,他是自古杨氏中,最显赫的一支。因为他的高祖父是隋文帝杨坚。

  可惜杨氏也是各过各的,几乎形同陌路。

  五杨,只顾自己,不顾其他同姓。

  另外,杨璹的一支,杨怡的一支,杨绾的一支等等,都没有丝毫交集。

  他们关系太远,远到十几代。

  相比之下,李林甫不甘心地回到座位上。

  李隆基的一句话,除了更信任李瑄,还包含重大的信息。

  但他无能为力!

  就像是高力士一样,只要圣人宠信,不需要党派,一人就是一派。

  李瑄就有这种趋势。

  除了愤怒,没有言语能表达李林甫此刻的心情。

  他认为李瑄的“宰相肚里能撑船”,是暗讽他小肚鸡肠。

  包括文武百官也是这么认为。

  就像李瑄曾经的《咏柳》一样,骂人不带脏字。

  “启奏陛下,臣还有奏!”

  杨慎矜回班以后,不待朝会继续,再次出列。

  “讲!”

  李隆基奇怪杨慎矜的举动。

  “昨日杨度支检举比部郎中吉温在审理杜有邻案时,故意让柳绩诬陷杜有邻,以牵连太子。致使杜氏家破人亡。”

  杨慎矜向李隆基禀告道:“臣已经将吉温关押至御史台,正在审问……”

  群臣听到杨慎矜的此番言论,无不失色。

  这消息可比妖僧史敬忠还要炸裂。

  今天能朝堂是怎么了?

  刚才搞杨慎矜,是李林甫在向李瑄发难。

  现在搞吉温,剑指李林甫。

  杜有邻案,圣人交给李林甫审理,而李林甫则让自己的头号爪牙吉温操办。

  李林甫知道今日要面对这件事情。

  他以为是在大胜的情况下,谁知韩朝宗这个老贼反水,再次被打击威望。

  “右相,吉温是你用的吗?他是个不良人,你也敢用?”

  李隆基面有愠怒,向李林甫说道。

  他早就看吉温不顺眼了,这家伙獐头鼠目、贼眉鼠眼,一看就不是朝廷命官。

  “启奏圣人,吉温有些许才干。在比部的官职上,没有任何过失。臣认为杨度支是一面之词。杜有邻案已经结案大半年,如此重大的事情,杨度支却偏偏这个时候说,他意欲何为?”

  李林甫出列把话说一半后,转向后方的杨钊。

  最后,李林甫又向李隆基一拱手:“臣觉得杨度支无非是得到道听途说的消息,就向御史台告状。”

  李林甫一直看不起杨钊。

  果然这家伙投入李瑄的怀抱。

  他反将一军。

  如果杨钊是几个月前就得到这个消息,就是隐瞒不报,别有用心。

  如果是最近得到这些消息,没有其他人证物证,就是流言蜚语。

  “杨度支,伱如何得知此消息?”

  李隆基将后排的杨钊叫出来。

  关系到太子,如果早早得知,而不上报,则是欺君之罪。

  “回陛下,臣……臣是最近在坊市上听说。”

  杨钊心里苦啊!

  他哪想到李林甫有这一手。

  其实他在过年之前,与吉温喝酒,从醉酒的吉温口中得知此消息。

  虽是酒后之言,但绝对够吉温喝一壶了。

  但欺君之罪却也坐实。

  为推脱这样的罪行,他只能说是最近才得知。

  无论是何时,杨钊第一时间想的是保全自己。

  到时候再向李瑄解释。

  “杨中丞,吉温有无说什么?”

  李隆基面色又不好看了,问杨慎矜。

  “启禀圣人,吉温拒不承认。”

  杨慎矜回答道。

  他心中暗骂杨钊,昨天杨钊可不是这么说的。

  谁让杨钊背景大呢,仗着与虢国夫人的关系,反复横跳。

  杨慎矜不能在此时与杨钊对峙。

  “杨度支,你怎么也如萧侍郎一样,听捕风捉影的消息,就妄下定论?”

  李隆基看向杨钊。

  他喜爱杨钊的精明和机灵,如果换作其他人,他一定会斥责。

  “臣听说有人欺君,心中愤怒,未想后果就上报御史台,是臣该死,请陛下责罚!”

  杨钊虔诚的认错。

  “退下去吧!”

  不同于萧隐之,李隆基竟没责罚杨钊。

  “杨中丞,如果吉温没有罪责,就将他释放吧!”

  李隆基决定给李林甫一个面子,不想深究杜有邻案。

  当时是他下令杖毙杜有邻,如果真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对他影响不好。

  “遵旨!”

  杨慎矜拱手退下。

  “诸卿,以后类似的事情,拿出确凿的证据,再来向朕汇报。朕不想再听到这种空穴来风的话!”

  “朝廷欲要实行新法,使天宝更上一层楼,胜过开元。诸位大臣都是天下的表率,当精诚团结,戮力同心,共同将新法推行至诸郡县,让百姓摆脱贫困,让国家更为富足。”

  “这才是朕想看到的……”

  李隆基非常烦这样争斗的事情,他虽然想安心享乐,但也期盼着自己掌控的国家会更繁华。

  就好似一入梦中,见锦绣城池,江山如画。

  “陛下英明!国家远迈尧舜时期,也是我们这些臣子的心愿!新法一旦完成,陛下就是万古一帝,秦皇、汉武,文帝、太宗皇帝,加之亦不能比也!”

  见朝堂文武大臣一时愣住,李瑄第一时间起身向李隆基一拜。

  验证了朝野的猜测,李瑄果然要变法。

  自古每一次图变,最先冲击到贵族和公卿大臣的利益。

  而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现在肯定只有李瑄和李隆基知道,连李林甫这个首席宰相都不清楚。

  文武百官,哪怕是与李瑄亲近的大臣,都一时难以平复心情。

  “陛下圣明!”

  文武大臣无法反对,因为他们连变什么都不清楚。

  只能等待李隆基颁布新法的那一日,再去决定。

  心中最难受的,当属李林甫了。

  这样的大事,李隆基竟然没向他说,他还是首席宰相吗?

  难道失去诸葛亮剑的那一刻,威严已经不在他身上了吗?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