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大明不革命> 第十九章 尘埃落定

第十九章 尘埃落定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朱简烜的猜测基本上没有错。

  皇帝朱仲林和太子朱简灿,以及周围的大明朝廷高层,听着朱简烜的说的话,都觉得这是自请流放。

  很多人甚至想到,这个小孩子是为了避免与大哥产生嫌隙,主动请求去海外的。

  他主动拒绝浙江的富庶之地,主动要去贫苦偏远的澳洲。

  太子朱简灿忍不住看了一下自己这个小兄弟,只见他的表情非常坚决而且坦然。

  以至于朱简灿心中猛地一阵颤抖。

  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朱简灿甚至会在心中考虑,对方这么说话是不是在嘲讽自己。

  传说中,周文王姬昌的大伯泰伯,本来是姬昌的爷爷周太王的嫡长子和继承人。

  但是泰伯的三弟季历,以及季历的孩子姬昌,都更加的贤明。

  泰伯为了让三弟和姬昌继位,于是就主动远遁他乡,跑到南方建立了吴国。

  后来姬昌的子孙建立了传承八百年的周朝。

  现在,自己这個幼弟是肉眼可见的聪慧而又贤明,堪称天生的君子。

  自己这个当大哥的,不去学泰伯主动让贤,反而逼得贤弟为了避嫌而是远遁海外,自己以后还能有什么好名声吗?

  在这样的基础上,泰伯的后世子孙家里,还有一个幼弟让贤的传说。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爷爷寿梦临死前,想要位给自己最聪明的小儿子季札,但是季札辞不就国。

  季历的大哥决定搞兄终弟及制,要让兄弟几个依次继位,最终传到季札身上。

  结果王位真的传到季札的时候,季札又一次不受王位。

  季札让三哥的儿子僚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吴王僚,阖闾的父亲,夫差的爷爷。

  泰伯是吴王,季札也是吴王的儿子。

  更加巧合的是,大明的太祖皇帝登基前也是吴王。

  自己父亲又要封这个幼弟当吴王。

  现在自己这个弟弟,是把泰伯和季札的两重贤明之证往身上绑。

  自己这个当大哥的应该怎么做?

  难道要非常激动的痛哭流涕的大喊,自己愿意让位于贤明的弟弟,然后立刻远遁就藩于海外吗?

  朱简灿有点冲动,有一瞬间真的想要这么干,因为他觉得自己弟弟不像是演的。

  但是朱简灿最终没有那么做,没有勇气喊出放弃皇位的话。

  最终太子朱简灿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只能在心中暗暗发誓,自己当了皇帝后一定善待这个弟弟,给他的藩国最多的帮助和支持。

  皇帝朱仲林就不一样了,直接盯着朱简烜命令:

  “君父金口玉言,容不得你挑三拣四。”

  朱简烜却仍然死硬到底:

  “请父皇恕罪,请父皇听儿臣解释。

  “崇祯朝以来,朝廷向外分封开拓之策,暗合周王分封拓土之策。

  “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并非将朝廷根本之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而是给予资源支持其向外开拓。

  “商周之际,除关中和中原地区之外,其他地区多是蛮荒之地。

  “周王通过分封,大幅度扩大了华夏百姓的繁衍区域,逐步将整个北方变成了诸夏之地。

  “大明也使用相似的方法,逐步开发了南洋的土地。

  “与之相反的是,秦汉以来,在已经开发完成朝廷根本之地分封建国,全都是取乱之道。

  “西汉七王之乱,西晋八王之乱,莫不如是。

  “宋朝以来,江南已经是朝廷根本之地,杭州更是税赋重地。

  “在浙江分封诸侯,不但削弱了中央朝廷的力量,同时又会直接威胁朝廷的安全。

  “儿臣只愿朝廷能够北伐中原,收复故土,削平藩镇,统一天下。

  “如父皇一定要为儿臣封藩建国,儿臣也绝不取朝廷根本之地一分一毫。

  “儿臣取其一分,朝廷北伐削藩成功的可能性,也会降低一分。

  “若因为儿臣封藩建国,致使中央朝廷无力北伐削藩,儿臣会抱憾终身的。

  “所以还请父皇收回成命,允许儿臣去澳洲建国开拓。”

  皇帝朱仲林听完直接闭上了眼睛。

  太子朱简灿和周围的大臣们,这时候也全都屏住了呼吸,呆呆的看着自己眼前的地面。

  众人已经无法直视朱简烜了,已经把这孩子当成天生活圣人了。

  好几个宗室和大臣的眼眶都湿了。

  现场安静了许久,皇帝朱仲林终于睁开了眼睛:

  他深深的看了自己的大儿子和小儿子一眼,然后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拟旨,皇十六子简烜封吴王,以澳洲大陆与周边所有岛屿作为疆域建国。

  “于澳洲选择合适区域,建设王宫、王城、国都,规格下紫禁城、皇城、应天府城一等。

  “组建澳洲前、后、左、右、中五个护卫,每个护卫户数不少于一万,每个护卫总人数不少于六万。

  “每户出一丁,组建吴国主力军团,装备配置以朝廷主力军团为准。

  “在吴国收支完全平衡之前,以浙江税收支持澳洲开发与建设,不设最高支持年限。

  “着皇太子亲自督办相关事务,文武百官通力配合,不得有误。

  “吴王有任何特别要求,尽量满足。”

  朱仲林提出的要求,显然是超出了正常封王建国的标准的。

  崇祯皇帝再次给宗室搞分封的时候,直接参考了明朝初年的亲王府护卫制度。

  理论上讲,皇子和亲王受封为国王的时候,朝廷会提供三个护卫军团。

  负责到海外执行武装开拓任务,或者作为武装移民控制军事要冲。

  他们同时也是王国早期的统治集团,被征服的土地大部分都会直接分给他们。

  当地土著基本都会变成他们的奴仆或者是佃农。

  他们也要协助国王维持统治。

  一个护卫军团会有五千到一万户人家,总人口有三到六万人。

  整个护卫军团的所有成年人,都要定期接受军事训练,要达到民兵标准。

  未成年人在上学的同时,也要定期的参加军训活动,要能够使用基本的军事器械,服从命令。

  同时每个卫要出五千到一万人,接受完整的军事训练,作为王国主力作战军团,直接编为一个作战师。

  三个卫组建的三个师,可以直接组成一个军,会有一万五千人到三万人。

  崇祯朝以后,大明朝廷和藩王的主力军团,按照崇祯皇帝自己的习惯,改用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结构来编制。

  只不过,规定上可以给这么多,但不代表一定会给足额。

  绝大部分护卫军团都是不足额的。

  关键看皇帝愿不愿意给儿子或者兄弟争取,以及他自己有没有精力跟朝廷官僚们拉扯。

  现在皇帝朱仲林不但要把三护卫加到五护卫,还要求必须满额。

  也就是要给吴国提供三十万武装移民。

  还要提供能够组建五万正规军的装备,这别说是征服这个时代的澳洲和周围岛屿土著了,就算去跟欧洲人打一仗也够了。

  朝廷还要出钱建设城池和宫殿,规格只要不超过京城就行。

  还直接选了一个省出钱支持建设,持续供应到吴国能自己赚钱为止。

  关键是要尽量满足吴王提出的个性化要求。

  这些全都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对于其他臣子而言,只要不是浙江封藩建国,其他条件再夸张也已经无所谓了。

  不但规避了废长立幼的麻烦,还规避了后代皇帝与藩王的冲突。

  大致估算一下的话,这些要求对现在的大明朝廷的压力,未必有当初的福王对当时的朝廷的压力大。

  现在的大明朝廷,比万历年间富裕太多了,手工业也发达太多了。

  太子及以下所有臣子,最终都没有再提任何意见,非常整齐的大声应了下来:

  “臣等领旨。”

  朱简烜也连忙跟着谢恩:

  “谢父皇恩典。”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