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悠悠书盟>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第676章 倭人,正好合适!

第676章 倭人,正好合适!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从文楼出来,朱高炽心情大好。

  其实,只要是从北平府出来的,不管是皇帝朱棣,还是太子朱高炽,又或者是别的官员。

  在见识到北平府的发展情况后,对于用修建房屋,或者说建造来带动经济发展,都有着很深的体会与冲动,也都见识到了其威力。

  毕竟,不仅仅是北平府是这种情况,高丽燕国的建造带动经济情况,更是明显。

  现在,有了父皇的同意,朱高炽干起来,便顺畅了不少,至少不用束手束脚!

  而在文楼内。

  随着朱高炽出去,朱棣沉思半晌,便直接喊道:“亦失哈!”

  “陛下!”

  亦失哈连忙站了出来。

  “给倭国传信,让他们多挖一些银子,多锻造一些生铁出来,够装船了,就运来京师!”

  “是,陛下!”

  亦失哈连忙应了一声,便是快步走了出去。

  “希望火车能给大明带来一点惊喜吧!”

  朱棣看着空荡荡的殿门,喃喃自语道。

  ……

  很快,便是秋收。

  哪怕是京师,也陷入一片忙碌之中。

  郭安带着府上一些护卫,直接下去试验田,帮忙收割稻谷。

  今年的稻谷,不知是雨水充足,又或者是肥料多,还是什么原故,稻谷又增产了。

  “报上去!”

  听完郭昂那喜滋滋的禀报,郭安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是,殿下!”

  郭昂急忙应道。

  至于会不会有人因为这件事跳脚,背后谩骂,郭安则是丝毫不考虑。

  不提他们敢不敢怨恨郭安,哪怕是真出现那么几家,因为这件事去找郭安麻烦的,哪怕是背后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不用郭安的顺德卫出手,锦衣卫,还有朝廷,便会先灭了那几家。

  “亩产六百斤了?”

  听到户部的禀报,朱棣不由一惊。

  “回陛下,正是!”

  郁新的面孔因为喜色,已经皱成了一朵菊花。

  “陛下,顺德郡王带着四位郭家子爵,改进良种之时,老臣就一直看着。

  没想到,这才短短几年,良种居然可以让稻谷亩产到了六百斤,快提升了一倍了!”

  朱棣瞥了一眼郁新,改进良稻之事,还是他同意的呢。

  不过,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继续问道:“今年,京师周围的那些田地里面的稻谷,亩产都如何了?”

  说起这个,郁新更是激动。

  “回陛下,老臣已经派人统计过,至少有八成田地中的稻谷,可以达到亩产五百斤以上!”

  “甚好!”

  朱棣更是满意。

  ……

  第二日。

  朱棣便带着朱高炽,亲自出宫,往将军山试验田而去。

  “微臣参见陛下,见过太子殿下!”

  看到朱棣,郭安连忙带着郭慎,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过来见礼。

  至于暴昭,则是紧紧跟在后面。

  “郭卿无需这般客气!”

  这次,朱棣十分温和。

  不过,在看到暴昭之后,朱棣直接目瞪口呆。

  “暴卿这是怎么了?”

  原本白白胖胖的暴昭,这次却是浑身上下直接黑乎乎的,像极了老农。

  暴昭回道:“多谢陛下关心,老臣也在学着,如何种植培育粮食!”

  “暴卿也学这些?”

  听到这,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惊诧,不过并没继续多说什么。

  他这个皇帝,不也是因为这些稻谷,还有那些个土豆、番薯、玉米,带着太子从宫内跑出来了?

  而暴昭,自然也没多想什么,只是呵呵笑道。

  “陛下,老臣也不知怎么了,看着这些粮食,就坐不住!”

  “坐不住的好,这些粮食,才是我大明江山社稷的根基所在啊!”

  朱棣感慨一句,便径直往田地中走去。

  郭安等人,急忙跟在朱棣身后。

  不过,原来一大片金黄的稻谷,都已经收割到了打稻场,现在一大片试验田,只剩下几片不同的田地。

  朱棣的目的,便是来看这些。

  走了半晌,朱棣指着那一大片枯黄的田地问道:“郭卿,这些番薯与土豆,也都可以刨出来了吧?”

  郭安连忙回道:“回禀陛下,番薯与土豆种的早,这会可以刨了!”

  朱棣紧追着问道:“你准备何时刨?”

  郭安回道:“回禀陛下,微臣准备等那些稻谷彻底放进粮仓内后,百姓们空闲下来,再开始刨!”

  朱棣又问:“若是下了雨,这些番薯与土豆会不会受到影响?”

  “这……”

  郭安想了想,最后有些不敢确定道:“回禀陛下,若是不是什么大雨,应该还好。

  若是一连下几日的大雨,便应该会有影响!”

  “那可不行!”

  朱棣直接道,“那些稻谷交给一些人去打就行。

  这些番薯与土豆,可是咱大明的宝贝疙瘩,不能有任何闪失!”

  郭安若有所悟的点着头,“陛下,那微臣便让府上的护卫出来两个百户,再让庄子里出来一些人,在一旁指点着。”

  “让你那顺德卫去刨番薯与土豆?”

  朱棣停下脚步,看向郭安。

  “回陛下,正是。”

  “他们背后不会有怨言?”

  “陛下,发一发牢骚肯定是有,但他们可不敢有怨言。”

  说着,郭安便看向郭安,一脸期待。

  “陛下,不若每人赏赐一颗番薯?或者土豆?”

  “嗯?”

  朱棣神情一凝,没好气的看向郭安,“这才是你打的鬼主意吧!”

  “陛下,微臣冤枉!”

  郭安急忙解释道,“陛下,您去年就答应过微臣,今年这一批番薯与土豆种植出来后,会给微臣府上一些。”

  “朕说过?”

  朱棣一脸肃然的看向郭安。

  “说过,说过!”

  郭安连连点头,“您日理万机,早就忘记了!”

  半晌,朱棣缓缓点头,“如此,那便分你一些!”

  “多谢陛下!”

  郭安大喜。

  随即,便将徐勇喊了过来,开始吩咐着。

  而郭秉雍与郭直几人,也已经自发的去喊人。

  一旁,朱高炽一脸怪异的看着这一幕。

  好像,这些番薯与土豆,都是自家老师寻回来的,而且这些田地,也还是自家老师的。

  而番薯与土豆的培养,也都是老师的人。

  现在,自家父皇,却是这般理直气壮?

  看来,自己将来要学的还很多啊!

  想着,徐勇已经带着两百多个护卫,走了过来。

  所有人,都已经放下刀枪,卸了盔甲,只是穿着一件单薄的麻衣,手持各种农具。

  在徐勇的指挥下,所有人都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入田地,开始刨番薯与土豆。

  一个农户,教导十多个兵卒。

  而这些兵卒,好多也都百姓出身,很快便知道如何刨番薯与土豆。

  于是。

  整个田地中,顿时尘土飞扬。

  这些护卫积攒了好几个月的力气,终于有地方使唤了。

  于是,一个个像是翻地一般,并没有像那些农户教的那样,而是直接从一旁刨出一条壕,然后直接挨个往过翻,保证不会刨坏一颗番薯或是土豆。

  自然,也不会漏掉一颗。

  而郭安,则是带着朱棣,来到番茄地里,摘了几颗红彤彤的番茄,随手在衣服上擦拭了下,便找了个背风阴凉的地方,一边吃着番茄,一边看着那些兵卒,在刨番薯与土豆。

  看着,看着,朱棣便又聊开一些事情。

  “郭卿,虽然今年我大明出现一些天灾,但仍是属于大丰收。”

  郭安直接说道:“此乃陛下仁政所在!”

  朱棣嘴角微微抽搐了下,继续说道:“多亏了粮种的改良,我大明今年粮食富足了不少。

  老二的那里,还有交趾,都能为我大明运来不少粮食。

  还有那些出海的商队,一个个回来之时,也都会带着一船或是两船的粮食……”

  “恭喜陛下!”

  郭安直接拱手恭喜道。

  朱棣摆了摆手,淡声道:“这些,都多亏了郭卿啊!”

  郭安一惊,连忙满脸惶恐,“这些事能成,不仅有陛下对微臣的信赖与支持,还有陛下洪福护佑,微臣不敢居功!”

  朱棣撇了撇嘴,有些鄙夷,“你整日就知奉承咱,若是没有这些功绩,你这人定然是一个佞臣!”

  郭安则是满脸讪笑。

  听此,朱高炽已经有些习以为常。

  而一旁的郭慎、暴昭,还有过郭秉雍、郭直几人,则是满脸惊诧。

  他们没想到,陛下居然如此宠信郭安,在他们这些面前,什么都可以和郭安说,甚至还是这种友人之言。

  而且,这位一向为人温和,淡泊名利的顺德郡王,居然会这般奉承陛下!

  怪不得……

  对于这些人心中的想法,朱棣并不知,也没空去理会。

  而是话题一转,便开始问道:“郭卿,我大明钱粮充沛,咱想要将瓦剌之患彻底解决,你觉得咱该派何人为帅?”

  “这……”

  郭安顿时面皮一紧,这事是能在这里说的?

  不过,该回也得回。

  “回禀陛下,微臣觉得魏国公与曹国公,都可为帅!”

  “魏国公与曹国公?”

  朱棣眉头也直接皱起。

  半晌,才说道,“若是咱御驾亲征……”

  “陛下,万万不可!”

  “父皇,万万不可啊!”

  朱棣的话还没说完,郭安与朱高炽两人,便急吼吼道。

  “嗯?”

  朱棣脸色一沉。

  郭安连忙解释道,“陛下,您是我大明皇帝,万金之躯,怎可如此涉险。

  而且,我大明还有曹国公、魏国公这般武勋,若是您都亲自挂帅了,那岂不是说明我大明无人可用了?”

  朱高炽也急忙说道:“是啊,父皇,您是我大明皇帝,若是前去领军,必然会引起一些动荡!

  而今,我大明正是大兴之际,若是没有您坐镇,我担忧……”

  “哼,朕看,就是你们担忧去了,你们不自由了!”

  朱棣想了想,便是冷哼一声。

  而郭安与朱高炽两人,自是连连解释。

  朱棣自是不信,但也没多说什么。

  郭安与朱高炽说的也在理,现在大明兵强马壮,能征善战,名望高的将校,也是多的很,攻打一个区区瓦剌,还不值得他这个大明皇帝御驾亲征。

  如此,便让魏国公去吧!

  想着,朱棣便不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

  “现在,倭国也全部臣服我大明了!”

  “恭喜陛下!”

  郭安急忙恭喜道。

  “只是,倭人太穷了,有一半人,冬天都要饿肚子!”

  “那便从我大明,给那些倭人运一些粮食过去!”

  “嗯?”

  朱棣直接紧紧盯着郭安,眼中还有一丝不敢置信,“给那些倭人运粮?”

  至于一旁的暴昭与郭秉雍、郭直等人,也都是满脸惊诧。

  那些人可是倭寇啊!

  虽然大明已经将倭国攻下,但现在,大明人对倭寇,还都是十分痛恨。

  “正是!”

  郭安肯定的点着头。

  朱棣又道:“郭卿可知,那些倭人以前都是十恶不赦的倭寇?”

  郭安微微点头,“陛下,微臣知道。

  不过,微臣觉得,那些当过倭寇的倭人,这会应该早就被我大明将领给大卸八块了。

  甚至,那些倭寇后面的人,也都被灭族了!”

  朱棣微微点头,还真是如此。

  不过,想到要让大明给那些倭人运粮,还是有些不愿。

  “但是,毕竟是倭人!”

  郭安轻轻一笑,“陛下,您也见过,那些倭人其实都是一群欺软怕硬之人,比高丽人还要怂蛋。

  现在我大明比他们厉害,他们对我大明,就像是孙子见到爷爷!”

  听此,朱棣忍不住咧嘴一笑。

  “他们敢不恭敬,宰了他们!”

  郭安又道,“陛下,现在我大明想要挖矿,炼铁,还是需要用到那些倭人的。

  只有让那些倭人吃饱,给我大明炼出来的金银,还有生铁,才会越多。

  而今,我大明并不是那么缺少粮食,若是让他们习惯了我大明给他们运粮。

  如此,我大明也可用粮食来控制他们!”

  “用粮食控制……”

  朱棣两眼顿时一亮。

  郭安又道:“陛下,其实还可以从那些倭人里面,挑选一些强壮的,运到南洋与西洋,让他们继续给我大明挖矿!”

  “……此事,是可以好好想想!”

  朱棣皱眉思虑片刻,便是有些意动了。

  海外的蛮夷,大明用起来不顺手。

  而大明的百姓,自是不能一直干那些折寿的活。

  倭人,正好合适!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