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施恩与立威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八一中文
  最新网址:xs“同志们,会议结束,大家有的是时间聊天庆祝。”

  “会议期间,请大家保持肃静。”

  林凯峰声音不大,嘈杂声立刻戛然而止。

  从他第一次出现在机械厂,一直到成为总经理,满打满算不到两年。

  两年时间里,林凯峰像是奇迹创造者一样。

  一步步地带领大家扭亏为盈,将企业做大做强。

  县机械厂从一受待见的“三无”工厂,变成了全省瞩目的大企业。

  众人对林凯峰除了感激,还有数不尽的钦佩。

  不知不觉。

  林凯峰的个人威达到了空前高度。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个章程,否则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林凯峰面容严肃道。

  “你们可以介绍自己的亲戚进入公公司工作,但是,必须是最优秀的亲属!”

  “北方机械公司是一支过硬的队伍,无论领导干部还是一线职工,每个人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过贡献。”

  “我不希望看到,有不学无术的人进入公司。”

  此话一出,众人脸色发生剧烈变化。

  林凯峰想表达什么,众人谁不清楚。

  引荐进入公司的待业知青,个人品行一定要端正。

  林凯峰说道:“工作期间,哪一个人破坏生产秩序,又或者做出影响公司发展的事,我绝对不会姑息。”

  “我不但会严肃处理肇事者,谁把他介绍进来,谁还要跟着接受连带处罚。”

  “这是公司的纪律,容不得半点讨价还价!”

  “大家能接受,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如果接受不了,会后去找公司人事科长,将你们的名额交出去。”

  “我还要重点强调一点,名额是公司给大家的福利,更是对大家的信任。”

  “绝不允许私下转卖,更不允许用名额做交易,一旦发现有人拿着招工名额搞不正之风,无论资格有多老,在公司的时间有多长,都没有任何人情可讲。”

  身为机械公司总经理,林凯峰必须对方方面面的工作负责。

  现阶段招工名额有多珍贵,众人清楚,林凯峰更清楚。

  放在以前,几百块钱能买到一个进入国有厂当工人的机会。

  现在,即使拿出一千块,都未必能够买到。

  “大家是各科室,各车间负责人,除了严格约束自己,还要约束下面的职工。”

  “丑话说在前面,不要怪我不近人情。”

  “机械公司的特殊性,注定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会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公司不能犯错,大家更不可以犯错。”

  林凯峰厉声提醒道。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红眼病患者,想想现在的日子,再想想以前的日子,好了,我的话就这么多。”

  林凯峰点到而止。

  将话题转移到接下来的公司下一阶段的技术研发上面。

  一个企业能否做大做强,人才储备是首要一环。

  这方面,林凯峰已经完成了一定的储备。

  到了年底,来自国有大厂的退休职工,大学生里的实习生。

  将会络绎不绝地进入公司。

  除了人才储备。

  还要有不断研发新商品的科研动力。

  一直吃老本,不生产其他新商品,公司发展将逐渐陷入低谷。

  这一点,林凯峰希望众人能够有一个明确认知。

  现在花出的钱,都是为了公司继续做大做强做铺垫。

  几天后,林凯峰带领一行人乘坐火车前往南方,参加即将开幕的秋季广交会。

  “要不是上次来过,我真不敢想象,眼前的变化是几个月之内发生的。”

  “乖乖,不愧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就是比咱们北方好。”

  “你们看,上次来的时候,街上只能看到零星的外国人,现在随处都能看到外国人。”

  到达广交会所在城市,林凯峰率领众人步行前往招待所。

  每次广交会举办前,迎来的必然是订房大潮。

  大大小小招待所,国营旅社,涉外宾馆,几乎找不到一间空房。

  好在林凯峰早有准备,提前联系组委会负责人雷泽生,预留了三间房。

  沿途所见,令众人目瞪口呆。

  距离上次春季广交会,时间过了五个月左右。

  当地变化完全可以用翻天覆地形容。

  街道变得更加整洁,车辆也比几个月前多了不少。

  皮肤不同,语言不通的外国人,三三两两行走在街头。

  不多时,众人来到招待所。

  林凯峰拿出介绍信和证明文件,快速办理好入住手续。

  “牛叔,钱科长,你们大家在房间里休息一会,一个小时后,带大伙去周围吃点东西。”

  闻言,正在抽烟的牛永贵说道:“凯峰,你不和我们一块吃饭吗?”

  “我和雷主任约好,到了以后他请我吃饭,我这就要去组委会找他,吃饭的时候,商量一下布展和购买设备的事情。”

  距离广交会开幕还剩两天,林凯峰提前过来是因为秋季广交会模式发生改变。

  变成付费参展,自主定价。

  了解本次广交会的新变化,顺便和雷泽生做一下沟通。

  帮忙引荐岛国商人。

  一旦打开一次性筷子的销路,交换火腿肠罐装生产线的事情,估计也能十拿九稳。

  除此之外。

  还有一件事情,林凯峰需要和雷泽生私下沟通。

  参展国内企业带来的各类商品,不分种类都属于出口商品。

  只对外,不对内。

  林凯峰想得到一部分出口商品,必须打通组委会的关节。

  下午六点三十,林凯峰和雷泽胜来到展览中心对面的一间国营餐馆。

  品尝了一顿正宗粤式菜肴。

  “雷主任,你看我们当地生产的一次性餐具怎么样?”

  酒过三巡,林凯峰从挎包里掏出两双竹子制造的一次性筷子。

  “唉,好东西都卖给外国人了。”

  经过一番测试,雷泽生认定这种竹制一次性筷子质量绝佳,造型也很漂亮。

  当出口的一次性餐具,多少有些暴殄天物。

  提前帮林凯峰了解过岛国一次性筷子生意。

  雷泽生深知一双筷子在岛国境内属于付费商品。

  餐厅饭店不会无偿提供给食客。

  食客需要额外付费购买。

  售价大约几毛钱。

  这是市场出售价。

  进口价格恐怕会更低。

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